“品相” …請給古錢一點公道 前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品相” …請給古錢一點公道 前緣 2012 家園發帖
隨風兄 只是借題論品 , 勿怪 ! 勿怪 !
我之随风 2012-4-8 22:51:32 这位老哥可是海外人士? 您的摄影技术和对古泉的那份热爱是十分出众无疑的! 不过,恕小弟我直言,做为盛产北宋钱的东北人,看见北宋钱时都是一堆一堆放着的。我虽不懂北宋版,但感觉这钱如果不是鎏金的话,品相并不够收藏级吧?
前緣2012-5-10 22:16:28 不談版式 , 就論品相 , 想請教您對古錢的品相如何看法 ?
我之随风 2012-5-10 22:37:37 边轮腐蚀,啃过一样。背轮郭不正。还有字体上也有坑洞…… 现在收藏钱币,唯品相派,方孔亦然。我虽不太赞成过份注重钱币本身品相来衡量其市场价值,而忽略其文化内涵。但一定程度上的求追求完美,还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常见的普通品种…… 个人意见……
前緣 2012-5-15 21:24:33 "边轮腐蚀,啃过一样。背轮郭不正。还有字体上也有坑洞…… 如果是以機製幣來論 , 論點可圈可點 . 如果是對中國的古錢來如此評論 , 心裡有點難過...........
我之随风2012-5-15 22:27:10 哈哈!机制币都讲究玩原光盒子币了,唉,连摸一下都不行,不提也罢! 方孔如美人,还是脸上的缺点越少越好…… 没要求美人穿霓裳,方孔要生坑薄绿锈就不错了。嘿嘿……
前緣 哈哈 !“人不可貌相”就是告訴我們不要以貌評人 . 古錢也是;更不可 , 以評鑒手打幣、機制幣的觀點來論古錢 . 中國之古錢是鑄造而成 , 西方的製幣方法與中國不可相提並論 . 如果對青銅鑄幣最基本的工藝不嘹解(工藝的內涵) . 談品相似乎有失公準 . 請細看 : 錢體表面保留完好, 看不到使用磨痕 , 緣面之凹凸現象非腐蝕痕跡 , 只是翻砂鑄造的原本風貌 . (圖一.二)
箭頭所指可清楚看出翻砂鑄幣原始鑄造痕跡 , 壓模時緣內側行成的圓圈線與面文整體 , 完全保留其最原始鑄造的痕跡 , 清晰如始 . 其表面的光澤 , 以現在機制幣的評審觀點 , 幾達未使用之色澤 , 面文四字地章與緣內側邊 , 銅體膚色渾然一體 , 有後加工處理(鑄後之打磨拋光) , 穿內側均已修穿 , 看不到內穿鑄造流銅痕跡 . (圖三,四)
“青銅”銅與鉛錫合金, 色呈灰色 , 質地堅硬耐磨 , 有良好的抗腐蝕性能 , 大批出土和傳世的古代青銅器製品和錢幣 , 雖然經過千年的風化水蝕 , 依然能夠保持原有的光澤 .
"方孔亦然" ..我看未必 ; 中國古錢是以鑄造為主 , 跟西方的手打幣和機器重壓幣 , 完全是兩碼子的事 ,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 國人常以西方之觀念為念來看古錢 , 是錯誤的 . 如果身為中國人 , 對自己國家錢幣鑄造都不清楚 , 也不關心 , 一昧的崇洋 . 而且是盲目的跟從 . 完全漠視中國鑄錢之藝 , 豈能以機製幣的品相來看中國古錢 . 可以相提並論 .
“尤其是常见的普通品种……” 很多人喜歡玉 , 學玉就難了 . 因為玉料珍貴不似瓷器有碎片可揀 , 學習時有便宜的標本參考 , 古錢更便宜 , 還可論斤來買 , 集藏古錢更好 , 門檻低 , 不研究古錢 , 就當凱子好了 . 只要聽人言珍 , 跟者大家吹捧 , 捧者銀子去收藏 , 只要高興 , 只能隨性 , 爽就好了 ….
節錄一段記者專訪-錢幣專家周衛榮 中國是世界上鑄造錢幣最早的國家之一,從春秋中期至19世紀末西式機制幣技術的傳入,傳統的錢幣鑄造基本上未曾間斷。中國也是世界上鑄造錢幣數量最多的國家。鑄錢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最具體系的鑄造行業,也是實踐量最大的鑄造活動。它不僅繼承了中國古代青銅鑄造技術的精華,而且不斷推動中國傳統鑄造技術向前發展,譜寫了一曲輝煌的鑄造史。 . 中國四千餘年的金屬文明,青銅時代開創了前兩千年的鑄造史,鑄錢業則譜寫了後青銅時代兩千年的鑄造史.. 中國古錢不是一句開門 , 一句普通 , 一句品弱 , 就了結的 .
轉載一篇記者訪問載志強的內容 . 記者: 您能談一談,21世紀的錢幣學研究,更看重的是什麼? 戴志強: 舊時,不少人批評古錢學家只會就錢論錢,因此,所得者只能是一孔之見,一得之見,成不了大氣候 . 如今的錢幣學研究,不僅要注重錢幣實物自身的考察,而且要盡可能地掌握和了解其他相關資料; 要熟悉歷史知識,了解錢幣產生的時代背景、歷史條件、當時的科學技術、人文思想,把錢幣融入社會之中,而不是孤立的東西; 要掌握文獻資料,並要了解後人對這些資料的應用和認識情況; 要關心考古學的新成果,及時掌握相關出土資料,對新出土的錢幣,更要了解其出土的詳細真實情況,以及其他伴出物的情況, 以便作出正確的判斷; 要在繼承和發揚古錢幣的傳統鑑定方法的情況下,吸取和借鑒其他兄弟學科的研究成果,引進先進的科學分析技術,在看到錢幣的表層情況的同時,更可以了解它的內在實質。 現在的錢幣學研究,對於錢幣的鑑定,不是一個“真”字,或者一個“假”字,就可以草率打發的,也不是一個文物價格的高低就可以了結的, 而是要在此基礎上,再作進一步的探討,通過每一枚錢的研究,積累起更加豐富的資料,去探索和了解錢幣發展的歷史, 錢幣發展的規律,從而為繁榮新時代的錢幣文化,提供學術成果,服務現代貨幣,這對於我國的錢幣事業,應是百年大計.
補充一點: 很多錢不能以一句普通,就否認其內在的含意,凡不同之處,即應小心求證. 宋錢綜鑒(一)114-115.頁-余錄 為了求證一枚符合初篇至道元寶闊緣眞書(四十九)元字後足接輪.方折(舊譜彫圖) 經實物拓圖多方求證 , 元字前足接輪後足長楷書風輪外(隔輪).不折 . 幾多同好者迷路誘導 , 正合品搜旅 , 歷兩百年始証之誤 , 結論申訴 , 踏出信心的一步 . 感佩著者之用心,一小點之差 , 也是小心求證 . 節錄期望泉友...共勉...
“我虽不太赞成过份注重钱币本身品相来衡量其市场价值,而忽略其文化内涵。但一定程度上的求追求完美,还是可以接受的。 這句話還是可以接受的 , 跟追女人一樣 , 當然要選漂亮的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