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金银锭的价值体现 (修改稿发表于<中国收藏>08.6期)
本帖被 完美 执行加亮操作(2008-06-15)
古代金银锭的价值体现
____2008年春嘉德诚轩金银锭专场拍卖观感
李小萍
记得5年前,我去嘉德和华辰钱币拍卖现场的时候,金银锭是很少有人问津的。一个元代五十两的银锭当时的底价是1万8千元,底价成交,也没人和我抢。谁想到仅仅过了五年,类似的元代五十两银锭在4月28日晚的嘉里中心4楼竟拍出了35万元的高价。04年嘉德拍场买一个四川夔关十两银锭是6千人民币,而今年诚轩拍卖一个夔关的落锤价是六6万8千。是什么原因让那些名不见经传又不美观的中国古代金银货币能够引起爱好货币收藏的朋友们的关注和热情?是什么原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加入到收藏古代金银锭的队伍中来?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金银货币是属于称量货币,即用重量来计算货币的价值,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货币制度。人类最初使用金属作为货币的时侯,是要将金属打造成一定的形状,使用时要检验其品质,称其重量,然后根据其实际的品质与重量来确定起价值。中国最早的黄金货币——楚金,就是依照切割、称量这样的办法参与流通。然而这种原始的货币形式,一直贯穿了整个金银货币的发展进程,除形状外,丝毫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直至民国时期的废两改元,才真正完成其历史使命,退出流通领域。但是由于金银的特殊属性,多少年来,一直是被政府和百姓当作财物贮藏起来,很少有人对它的历史价值和货币价值进行发掘和研究。加之古代金银货币造型原始,铸造缺乏规范,铭文或简或繁,常常让人琢磨不透,百思难得其解,长期被人冷落也就不奇怪了。所以,我曾经反复强调研究和收藏古代金银货币的乐趣是在于发掘其背后的故事;那些隐藏在简单铭文里面深层次的历史内涵。随着这些年来民间收藏的升温,古代金银锭的收藏价值也逐渐被广大收藏爱好者发现和青睐。市场和拍卖场是价格一涨再涨。07秋嘉德拍卖一件明代永乐六年银作局五十两银锭以156万的高价创造了中国金银货币拍卖的神话。
清代50两价格全面上扬
作为观察员观看了今年的嘉德、诚轩拍卖感触颇深。去年曾有朋友问我50两清代银锭能涨到什么价位,我随口说了一句5万吧。没想到一句玩笑话竟变成了现实。那些很普通的50两全部拍到了4-5万,品像好的到了7-8万,特殊的品种都上了十几万。
在这次清代银锭的拍卖中,值得一提是湖南龟宝、湖北银锭和江西方宝。湖南龟宝是属于少见的品种。04年华辰拍卖一件光绪二十五年湘省龟宝的成交价是2万6千。这件龟宝去年秋再次出现在诚轩拍卖会上,成交价是15万。今年两家拍卖行出现了5件龟宝,原以为龟宝的价会往下掉,结果齐刷刷都上10万。近年来湖北50两银锭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今年再创新高。诚轩一件光绪七年三月兴国州盐课五十两银锭落锤价是16万,该银锭曾著录于张惠信《中国银锭》第86和205页。是一件湖北兴国州征收的盐税银锭,目前是仅见品。盐课是一种盐税,即是对盐的生产者和运销商征收的税。因而这件盐课银锭是反映清代的盐法制度的珍贵文物。诚轩拍卖还有两件保存极好的光绪三十一年七月湖北厘金和湖北光绪三十四年六月牙厘总局50两银锭落锤价都是14万。嘉德一件湖北光绪三十四年六月牙厘总局50两银锭落锤价是11万。这三件湖北银锭的铭文虽然不同,但反映的是同一种税种,即厘金。厘金是产生于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清政府急调几十万大军,分铸江南、江北大营,围堵和抑制太平军的发展。清政府刑部侍郎雷以诚在扬州帮办军务,因部拨军饷捉襟见肘,分摊各省的协饷又迟迟未到,雷以诚急中生智在江边设局,对来往船只劝捐助饷,成效显著。但劝捐毕竟是劝,并非长久之计,于是采纳了幕僚张江的建议,试行商贾捐厘之法,筹措足了军饷。次年雷以诚上奏朝廷,建议在江苏各地仿行试办,不久推广于各省。咸丰末年(1861年)普及全国,此时的捐厘已无“捐”的含义,成为名副其实的税课。厘金主要包括百货厘、盐厘、洋药厘、和土药厘等四类,其中百货厘举办最早,收入最大,范围最广,日用百货无所不包,因此,厘金主要是对百货厘而言。厘,即1%,是按货物价格的1%征收。各省厘金的征收是以银、钱为主,即大数用银,小数用钱,厘金局将收缴上来的厘金银钱,兑换成银两,铸造成银锭,部分上解中央,大部分留存本地。只要了解厘金的含义就会对厘金银锭的高价不难理解。而且这几件银锭都是由湖北官钱局铸造,湖北官钱局成立于光绪22年(1896年),是由张之洞发起创办的地方性管理铸行各类货币的专门机构。在其成立之前,各县上解税银的铸造都是由几家大银号包揽的。官钱局成立以后,铸造银锭的任务全部落到了官钱局的头上,在其铸造的银锭上都会留下“官钱局”的字样。江西方宝也是这几年的热门品种,07年春嘉德拍卖一件咸丰年铸造的方宝落锤价是19万,如此高价位令人咋舌。今年嘉德诚轩的江西方宝的落锤价也没有让人失望。诚轩两件分别是8万、10万,嘉德两件分别是15万和7万5千。另外,品像稍好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新疆等地50两银锭都拍出不错的价位。
清代各省十两以下的小银锭也拍出不错的成绩。一些有特殊税名的银锭更是屡创新高。诚轩一件四川夔关10两以6万8千成交,这是有史以来夔关的最高价。还有一件四川资州票厘的落锤价是3万8千。还有一些品像不错的盐税锭的价格都不低。一件少见新疆伊宁十两圆锭3万元落锤。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
早期银铤价高质佳
清代银锭都尚且如此,明代银锭也不甘示弱,嘉德拍卖的一件5两福建修城银落锤价7万5千,尽管高价但物有所值,这是一件非常罕见的南明小王朝的徭役折银。另一件福建建安县的崇祯十四年裁站银50两银锭也是一件难得的好品种,它为我们讲述的是明代末年政府为了筹集军饷而不得不裁减驿站银两,以扩充辽东战事军饷的故事。作为一个研究人员,对这件东西十分看好也有所偏爱,自己又举牌无力,为防止此珍罕品种流失海外,劝友人出资购买,所幸的是该锭最终以十八万落锤为友人购得。诚轩拍卖会上还有两件明代晚期的两淮盐课十两锭以近二万元成交,相对清代十两银锭而言,该品种显然还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因为作为专卖收入的盐课一直以来就是各朝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明代的盐税制度,主要采取是官督商销制,即灶户所制之盐,必须卖给国家特许的场商,运商或散商纳税后取得引票,并凭引在指定的地点向场商购盐,在规定的地区贩卖,所以称引岸专卖制。位于江苏的两淮是历代著名的产盐区,有盐场23个,生产的海盐行销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该锭是明末清初两淮盐税银锭,是研究两淮盐税极好的实物资料,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反映淮盐赋税的白银实物。
元代五十两盐税银锭发现极少,这次嘉德有一件平阳路征收课税所50两银锭,底价12万。我曾经在《元代税课银锭考》一文和《金银流霞》、《元宝收藏与鉴赏》两书中详细考证过这种盐税锭。盐课收入是元代最为重要的国家财政收入。元代的盐课主要采用专卖制,兼有征税。具体是官方买卖必须用盐引,即各县官司须向盐司领取盐引,才能到盐场支盐。将盐运到各地平均分配买卖后,各县官司须按照引目输纳盐课,这样做的目的是将盐利全部归于中央。元代的盐课一般是以钞纳贡,但政府往往下令,以布、帛、丝、绵、银等物缴纳,这就是盐课折征,其中是盐课折银缴纳对百姓的伤害最大。平阳路征收课税所即平阳路的收缴税课的单位,据元史食货志记载, 平阳路“征收课税所”成立于元太宗(1229-1242.)初年, 是为课盐税之用, 苏天爵《元文类》卷四十:“太宗皇帝,岁庚寅,始行盐法,立河间、山东、平阳、四川课税所四,每盐一引,须重四百斤,其价银一十两”。而平阳路此一地名于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即因地震而改名为晋宁路。 由此可知, 这个锭应面世于公元1229-1305年之间,是平阳课税所征收的盐税银锭。也许是这个银锭的历史早已深入人心,拍卖一开始,买家就频频竞标,从12万一直举到35万。加上手续费接近40万了。04年春在华辰拍卖一件,底价成交,仅仅3万元。04年秋嘉德拍卖一件是5万6千,这两件照片均收入在《元宝收藏与鉴赏》一书中。短短四年的时间,价格竟然翻了近十倍。足见能反映中国古代财政制度的银锭的收藏价值是多么巨大。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早年收入囊中的收藏家暗自窃喜,而与之失之交臂的收藏家只能望洋兴叹,追悔不迭。
年初,我的第三本古代金银货币专著《尘封千年国家宝藏》出版,锭友们给予了莫大的鼓励与支持,也有戏言者曰:随着历史价值的发现,带有特殊铭文的南宋锭价将一路高歌云云。今观此次诚嘉春拍,却有不幸言中之感。举几个例子:1,南宋府东街东黄口任宅广东运司十二两银铤落锤价是6万。这件银铤铭文看似简单,但是其背后隐藏了一段历史。运司,即转运司,是宋代政府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财政集中管理而分路设置的,是中央计司(预算机构)的派出机构。其职责是监督所管辖的州军的上供年额的征收和运输,负责本路州军财政经费的调拨和开支。宋初,中央政府陆续规定全国各路供输京师的粮、钱、金、银、丝、帛等物品的数额,称为上供年额,并具体分摊到各路转运司,由转运司督促州军经办和运输。广东运司,全称广南东路转运司,这件加盖广东运司的银铤显示了转运司在监督州军征收上供年额的同时,还需提供部分资金来购买白银用以上供。2, 南宋永州淮西银二十五两银铤落锤价10万,其铭文是“今解永州淮西银每铤计二十五两口 月字号称子经荣唐深从事郎永州司法参军赵崇口 承议郎通判永州军事口口”。显示是湖南永州遵照朝廷的规定向淮西总领所上缴的上供银。由永州司法参军赵荣口和通判永州军事等官员督办。3, 南宋广德军进奉圣节银二十四两一钱银铤落锤价9万8千,铭文是“广德军进奉圣节银二十四两一钱 天字号 迪功郎录事参军蒋 十二月二十七”。是安徽广德军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向皇室上供的祝贺皇帝生日的进奉圣节银,其铭文并没有说明是那个皇帝的生日,但从其上供的时间和银铤本身所显示的信息,可以肯定是理宗的天基圣节(正月初五).该铤有二个特色,一是表明的重量是二十四两一钱,这在南宋银铤中非常罕见的.二是用千字文编号,在古代,人们通常是用千字文编号.天字号,天是千字文之一,在银铤中也是相当少见的。4, 南宋霸北街东苏宅韩五郎广东钞库二十五两银铤落锤价是7万2千。这是一件反映南宋专卖制度的实物资料。卖钞库,是买卖兑换盐钞的机构,隶属榷货务。南宋高宗时期,为了躲避战乱,筹集军费。朝廷采取卖钞换钱的办法,大量印制盐钞,以换取资金财物。起初是高宗即位前为应付急需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但高宗即位后的十几年里,在金军追逐下东逃西窜,这种权宜之计,竞成了经常性敛财的办法。高宗和孟太后等在逃经的扬州、镇江、建康(南京)、越州(绍兴)、明州(宁波)、温州、吉州、杭州等地先后设立卖钞库,靠沿途卖钞来维持日常开销。而且在整个南宋时期,卖钞一直没有中断过,成为南宋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 广东钞库是设立在广南东路的卖钞库,专门承接广东盐钞的印发、买卖、兑换等业务。广东钞库的银铤的原产地是在临安城的金银交引铺,是作为特殊商品被需要买盐钞的客商拿到广东卖钞库交易盐钞。浅打的戳记如广东钞库、钞铺□□和梁平验等,说明是经过当地的钞铺或钞库检验后打上去的。梁平是验色人,验是验成色,所以梁平验是检验成色的标记。人名刻字是榷货务的监督官名,显示是该监督官办理的。所有这些特征都说明这些银铤是经过钞铺和钞库严格检验的, 再加打“广东钞库”等的戳记和刻字上交朝廷的。
一些特殊地名的南宋银铤也是收藏家们追逐的目标,一件刻有广西封州地名南宋牛皮巷口何二郎广东钞库十二两半银铤落锤价是5万二千。另外,南宋的黄金货币在嘉德拍卖中也有上佳的表现。两件铁线巷金叶子的落锤价分别是9万2千和9万。
这次嘉德拍卖的高潮是一件明代嘉靖四十年十月内户部造50两金锭。这件重量级的拍品上了拍卖图录的封面。明代50两金锭发现极为少见,据考古发现记载,湖北钟祥梁庄墓曾出土2件,《山西历史货币》一书曾著录一件。史载明代黄金主要来源于金矿开采、赋税、海外贸易等,明代黄金主要用于皇室和国家的财政开支、赏赐、储藏和黄金器皿的制作。由于皇室贵族对金银的偏爱,纷纷储藏黄金和白银。该拍品从100万起拍,在两个买家之间竞争,各不相让,最终以250万人民币成交,再创中国古代金银锭拍卖的新的神话,这似乎预示着金银锭的春天真的来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