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宗教是佛教。汉文史料表明古代和田人还崇拜火。一些和田语词表明和田人和古代伊兰人的宗教Mazdeizm(拜火教中的一派)有关系:如和田语的usmaysada “太阳”(<古代波斯语Ahuramazda”最高神”) , 11andrqmata“佛教神!ri”, ttaira harays?”须弥山” , ysama11andai“世界”, k2]a“教师”等词。 现存和田语文献说明古代和田语曾拥有丰富的各种各样的文献。历史表明和田语文献曾遭到极大的破坏,许多大部头著作现只存个别残叶,如kha 1.13 为某一著作的 148 页,ch lxviii.001为该著作的225页。现存文献在内容、文体、诗律、文字、语词等方面都受到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现存文献主要为大乘佛教(北方佛教)的译文或改作(关于现存和田语文献可参看拙文《古代和田语文献》,载《新疆文史论集》,2001年,北京)。由于存在梵文、藏文、汉文同一经文本子,这就使解读和田语变得比较容易。现在学者们也能释读非佛教类文献,如文书、诗歌等。现存和田语文献大多为诗体,如著名的《赞巴斯塔之书The Book of Zambasta》(也即所谓的E写本),《佛本生赞》(Jatakastava)等。M. Dresden认为和田语诗律主要为音节诗:1)12音节诗,2)16(17)音节诗。但他同时承认重音在和田语诗中的重要性。和田语的主要文献已为英国剑桥大学已故贝雷(H. Bailey)教授用拉丁转写字母刊布在其六卷本的《和田文献》(Khotanese Textes)一书中。另外S. Konow, E. and M. Leumann , M. Dresden , R. Emmerick 等人也对研究、刊布和田语文献作出了贡献。 附记:在巴楚发现的十几件塞语文献的语言与和田塞语有较大的区别,学者们称之为巴楚塞语(或土木舒克Tumshuq塞语)。有的学者(如北大荣新江教授)建议称之为拒史德语。此外还应指出,巴楚塞语虽在语言上属于塞语,但在文化方面(如文字、宗教等方面)则属于北部的龟兹文化圈。另外,从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慧琳的《一切经音义》和11世纪马赫木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大字典》等书所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当时喀什地区居民所使用的语言也为一种塞语。
* 此文主要参考 A. G. Gertcenberg 的 Hotano-sakskiy yazyk(1965)一书的导论部分写成。
[1] E. and M. Leumann , Das nordarische(sakische) Lehrgedicht des Buddhismus , Abhandlungen fuer die Kunde des Morgenlandes xx , Leipzig , 1933-6. Reprinted Liechtenstein , 1966.现有R. E. Emmerick 刊布的拉丁字母转写和英文译本,题作The Book of Zambasta—A Khotanese poem on Buddhism , 1968 , Lond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