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拍卖] 9月20.纵横秋季百万拍卖会F [纵横拍卖] 9月25日,老藏家秋季百万专场E [纵横拍卖] 12月22日纵横冬季百万拍卖会B [纵横拍卖] 百项钱币130场,12月25日圣诞节开拍
2024年06月18日
 
 
 
本页主题: 四川龙: 人气:1122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许楚三 [离]




论坛等级:小有名气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89
论坛精华:0
发表回帖:167
可用积分:2575
注册时间:2008-06-08
最后登录:2016-05-09
2008-06-23 20:54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楼 主]

四川龙:

杂乱但有章的四川龙银元

在诸多的清龙银元中,四川龙的各种版别算是比较杂乱的,虽然可能当时铸币时因为铸造人技术或知识的欠缺出现了许多方方面面的谬误,导致了多批银元在文字、图案上的差异,形成了不少无规律的版别,但是由于多年来钱币爱好者们的不断收集、对照和研究,竟然也给后来的人们理出了一些明细的脉络,比如:缶宝尔宝、大小头龙、倒“A”、折金书、四角龙、误书“3”(或误书“8”)、无头车等版别,本来一些谬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比如倒“A”本来是极其浅显而易改正的错误,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早年铸光绪元宝有这种倒“A”版,而一直延续至铸宣统元宝依然有这种倒“A”版,而且彼时错误的倒“A”版的数量还多,这无非说明了:一、当时铸造后的检验很不严格,疏漏之事常有发生;二、当时技术人员和铸造工人的文化水准都比较低,多年根本没有注意“V”与倒“A”的区别吧?
如果说出现倒“A”版的错误可以归罪于制造者的无知和疏漏,那么如是的误书“3”、误书“8”应均属此类,而出现折金书、无头车等情况则也应当属于对于模具的检查验收乃至投入生产的马虎造成的,严格地说,货币铸造是一项要求非常严格严谨的工作,在中国封建社会里,那些所谓部颁样钱、雕母或母钱等就是作为铸造钱币的统一标准,铸钱局还必须将每批或每炉铸造的样钱留存,以表示所铸钱币的统一规格,虽然这种制度后来就名存实亡了,但不能不说从制度上本意是严格控制铸造钱币的整体一致。按说,作为技术发展到生产机制钱币的时代,可以说技术水准早已非昔日可比拟,人们利用这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更能体现管理的严格与规范,然而事与愿违,在四川龙银元铸造过程中仍然是漏洞百出错误连连,不能不让人们看出那时候管理上的不规范和不严格,这种问题不仅在四川铸造光绪元宝、宣统元宝的过程中有所反映,而且在其它省份或铸币厂的铸币过程中有所反映,告诉人们当时虽然引进了先进的铸币技术和设备,但是制造人员水平还是不能适应这种技术或设备,或者说他们的文化和知识水平还不足与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相匹配,不能驾驭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更加说明了管理层面的管理水准的低下和松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大环境的混乱和不稳定。这种得过且过的应付风气在后来的川板铸造过程中依然存在,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无意中造成了许多微小的差别,却也给后来的爱好者带来了不少的趣味。
写到这里,不仅让人想到文化革命时期错误邮票、邮品地不断流出,以形成了收藏爱好者蜂拥追求的珍品,实话实说,那本属于在特定情况下由于管理混乱而流失的错品,只是在“物以稀为贵”“物以奇为贵”的追逐一族里,成为稀有的趣味品而不断升值,这也许是另一种收藏的乐趣吧——但是也不能不说、恰恰是有人利用了这种心理,臆造出了不少闻所未闻的“怪胎”,其中大约以目前还流通的人民币为最,什么倒水印啊、什么图案错配啊,还必须要附言说明是“经*****鉴定”云云,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然而对于四川龙银元绝对不可这么理解,是当时从真正的发行渠道推出的正品,虽系由于内部的疏漏或姑息而造成的错误或差异,毕竟与臆造和伪造有本质的区别,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爱好者的宠物和珍藏。
四川银元局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初始建,第一套试铸币并未流通,文字光绪元宝之宝字内为“缶”,与后来所铸“尔”宝有明显差别,故此系列品亦为川龙极品,可知而不可得也。后于当年(1898年)正式开铸,仅铸一年,恰逢清廷整顿各地造币厂,于第二年(1899年)停铸与湖北厂搭铸,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重新开铸,直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此间共铸约十年。十年间竟铸造出如大小头龙、倒“A”、折金书、四角龙、误书“3”(或误书“8”)、无头车等多种版别,成为清银元铸造史上的一大趣事。
笔者推测,一个银元铸造厂不可能在同一时期内使用同一种龙形,因此四川大小头龙的图案应当是其前后期铸造的两个版别,即清二十四年到二十五年间铸造大头龙形,后清二十七年重新开铸至三十四年间铸造小头龙形,这也就符合了各种目录版本里认为大头龙少于小头龙之说,而大头龙倒“A”版尤其少见,皆因当时铸造年限短铸造量低的原因吧?
对于四川龙银元的研究,在网上确实有许多专家高手,笔者一点认识不过皮毛,浅薄之处更有许多谬误,还望多多指教。不过笔者觉得四川龙银元因其铸造时间不长、期间坎坷多变、管理水平不高,诸多原因却给爱好者留下了许多可探讨和研究的话题,这在诸多清造币厂中算是比较典型的吧?
顶端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 本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网站联系电话:1309138825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完美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拍卖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送拍
钱币纵横【www.coin007.com】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冀ICP备080015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