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22楼门外轩于2011-05-18 23:18发表的 :http://www.coinsky.com/htm/bbs/topic.cgi?id=842855http://www.coinsky.com/htm/bbs/topic.cgi?id=842857这两个帖子可能对你能有点帮助,呵呵,是针对KM66和KM67的
引用第36楼门外轩于2011-05-20 16:27发表的 :各邦的研究难度要远远大于卧莫尔,由于卧莫尔是英国人要拉拢的对象,所以英国人会花更多精力去研究,而各邦对于英国人就没这么重要了。而且英国人的研究主要是从波斯文入手的,各邦的文字五花八门,自然更难入手。至于印度人自己,可以说目前印度尚未形成有实力的收藏家(我是说本土),而印度人也一直没有收藏钱币的历史习惯,究其原因是东方于欧洲都把货币作为权利的直接象征,但印度的贸易交往是把银、铜作为具体的交易媒介,而非权利象征来使用,最好的例证就是印度人的打制钱币经常有TEST CUT和TEST PUNCH,也就是把银币切口和打孔来确认银币的纯度,从制造的角度,卧莫尔王朝除了限制了卢比单位的银重量,对制造地并没有严格限制,因此印度的钱币制造地多达上百个,甚至印度人对于三大辖区的法定银币依然有进行打孔和切割的行为,这充分能解释为什么在历史上印度人是没有钱币的收藏传统的。印度有非常多的王公贵族,其对于财富的储藏方式和中国不同。由于中国贫金,自明以来中国的财富体系是银本位,而印度则相反,其财富体系是金本位,因此王公贵族们的财富手段是金币和NAZARANA(这个问题我认为是受亚历山大所带来的希腊化的影响,因为印度的金币传统可以追溯到斯基台时期),因此在历史上印度民间对钱币的认识严重不足,直至今天,全世界有影响的印度钱币专家和收藏家,都是西方人。印度在和周边国家贸易时,由于从卧莫尔时代开始卢比就有严格的重量要求,因此流向周边国家的货币基本都是1卢比,而对于印度铸造钱币的量来看,1卢比币值的铸造量常常是其他币值的几十倍到数百倍,就拿英属印度来说,1卢比的铸造量在几千万到1亿之间(按年度为单位),而同期1/2卢比的铸造量在18万-200万之间,1/4卢比的铸造量一般也就在200-400万,2安娜和1/4卢比基本相当,因此在对外贸易中,小面额卢比是不参与的,也就是说,周边国家,比如阿富汗、伊朗、中国所存在的品种,基本以1卢比为主。在卧莫尔王朝和部分邦国内,小面额货币其实是一种象征意义,而非流通意义,这点有点像英国MAUDY的使用,因此及时是在周边国家,一般是找不到小面额货币的,兄在扫货的时候应该能发现这个特征,而我在对于印度数百场拍卖的研究后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由于西方藏家关注货币体系的完整性,因此此类面额的货币目前最多的存量是在英国。印度的邦国货币体系分成三大类:英制体系——按照2ANNA,4ANNA,1/2卢比,1卢比,1/2mohur,1mohor这样排列,比如巴罗达邦的头像系列就是一个列子;卧莫尔系列——按照1/32-1/16-1/8-1/4-1/2-1-2排列,多数邦都是这个体系;南方体系——就是fanam-pagoda体系,比如特拉凡格、库奇等,有些邦存在明显的卧莫尔体系向英制体系转变的情况,典型的是海德拉巴和巴罗达。在中国比较适合去扫一些各邦的1卢比,以及DUMP,但如果要提高品级或要小面额体系,中国市场是扫不到的,总的来说目前邦币的价格还是比较能接受的,要是英属印度,目前我已经没有实力和国际老大们去抢了,上升的速度让人无法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