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熙
[离]
论坛等级:贵宾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85
论坛精华:34
发表回帖:666
可用积分:8131
注册时间:2009-03-18
最后登录:2017-06-28
|
驳冯毅先生的所谓边齿论
描述:图1.边齿倒角工艺
图片:
描述:图2.维多利亚1888年克朗样币边齿
图片:
描述:图3.乔治五世1910年克朗样币边齿
图片:
冯毅先生在《收藏》杂志2009.01总第193期“正确认识鉴定近代机制币的方法”(以下简称“冯文”)一文中说“…… 这种私造币的齿形基本有两个类别,第一类约产于20世纪70年代后,以镜面币为代表的陕西、湖南、浙江楷书、广东七三反版、老江南等,他们的齿边同属一种不见齿唇的瓦楞齿风格,都属于现代线切割工艺齿模留下的痕迹。”
冯毅先生并没有拿出一幅不见齿唇的瓦楞齿风格的图片进行解说(这与他的其他文章的风格一致,都是用文字描述,少有实物对比, 也许这样更能写出他自己的感觉吧)。
什么叫齿唇呢?所谓齿唇是一种象形的说法,由于造币厂在铸币之前对币的饼坯先行倒角,铸造后就会留下看似中间宽两头窄的效果,上下两齿看似两片嘴唇,有些人称之为“橄榄齿”,因为效果像橄榄核(见图1)。
但样币不一定都采用倒角工艺。请看英国皇家造币局1888年铸造的维多利亚女王中老年头像克朗样币(见图2),这种样币由当时的英国皇家造币局首席雕版师L.G.Wyon雕版,世仅3枚。第二个例子是英王乔治五世1910年克朗样币,有韦安家族的A.G.Wyon雕模,存世约10枚(见图3)。这两个例子的样币边齿都是完全的直齿(所谓瓦楞齿),没有采用倒角工艺。我们还可以从英国样币和精制币中找到更多的例子。请问冯毅先生当时英国有没有现代的线切割工艺呢?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我们不能用少数特例甚至一部分情形就马上得出结论,从中得出规律。相反,如果你说你的道理是正确的,凡不合你的道理的都是错误的,那我只要找出一个反例,你的理论就不能成立。这是一个常识。此外“冯文”列举的这些例子多数是英国为当时的清政府代铸的样币,使用英国国内常用的直齿边是在自然不过的了。当然这些存世极罕的样币相信冯毅先生本人没有什么机会直接上手看过。也许用“橄榄齿”边来判断流通币的真假还有点靠谱,那么那这个方法来衡量外国铸的样币特别是英国铸的样币就大错特错了。
还有,冯毅先生说上海一两、中外通宝等的边齿没有力度,估计他看见的都是仿品。这些钱币真品的边齿恰恰应该是很深很有力度的。冯毅先生在另一篇文章中又说,贸易银的图案一定少不了女王的头像,否则与制不合。可是稍有集币常识的人都知道所谓“站洋”一元贸易银币就没有女王头像,这种银币有英国本土铸造的也有在印度孟买等地铸造的,数量巨大。
冯毅先生是凭什么得出他的结论呢?可以看出冯毅先生这些文章所犯的是同一个毛病——自己事先准备好结论,然后再用以偏盖全,偷换概念,似是而非,甚至编造史料的方法硬把错误的观念强加于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