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楚三
[离]
论坛等级:小有名气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89
论坛精华:0
发表回帖:167
可用积分:2575
注册时间:2008-06-08
最后登录:2016-05-09
|
您喜欢龙银吗??
本帖被 完美 从 新手入门 移动到本区(2014-07-25)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国龙的腾飞与银元收藏 曾几何时,中国老银元价格飞涨,原本百十元的物件一下子涨了近一倍,在收藏领域里简直是一枝独秀、鹤立鸡群,于是在买涨不买落的驱动下,众友一拥而上,将原本数量不多的清龙捧上了天,不但那些品相绝美者标出天价,即使一般品相者也能登大雅之堂,成为众星逐月的骄子。笔者曾为此惊呼过,然静下心来细想,结论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 自明末清初,就有大批外国银洋流入中国,因为银洋具备制作规范、容易携带、交易方便等诸多优点,比起当时国内使用的元宝、银锭等称量银货币,广泛受到商人和百姓的欢迎,很快就代替了市场上其它货币,这一现实令当时的明、清政府也无法遏制,只能或明令或默许任由各种外国银洋涌入中国市场,刹那间双柱、鹰洋、站人、坐洋等诸多外洋蜂拥而来,很快占领了中国市场,虽然初始填补了明末国内市场的银荒,但是却也换取了中国大量的丝绸、茶叶等农副产品,而且在后期更是兑换了中国的大量纹银又造成了白银外流。为维持国内市场中国内货币的地位,阻止国内银子的大量流失,清政府于光绪十五年起才开始在广东营建中国的造币厂,并于次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始铸“光绪元宝”银元,机制银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国市场货币的格局,将原本重量、质量完全不统一的元宝、银锭及各种切割称重的银块货币,统一为规格、重量、质量统一的银元,投入市场后很快受到使用者的欢迎,足以与各种外来银洋争雄,继而湖北、江南(南京)、北洋(直隶)、四川、天津、云南、奉天、安徽、北京、陕西等地机制造币厂陆续上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造币厂先后夭折,只铸造少量样币便寿终正寝,但多数造币厂也开始大量铸造背为龙形的中国银元,即自1890年起中国便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银元,如是经历了短短几年时间广东、湖北、北洋(直隶)、四川、云南等地又改铸“宣统元宝”。在各造币厂分铸宣统元宝的同时,清宣统二年(1910年)天津度支部造币总厂开铸“大清银币”,并规定其主币、辅币的重量、面值,定银元为标准国币,据载次年南京、湖北加入同时大量铸造。可惜这种标准的银币随着清政府的倒台而生产未久就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后来这些龙银元继续在经济领域流通,但是仅仅保存着其货币的银元性质而已,与清政府的存在与统治已经没有丝毫关系了。 综上所述,从中国龙银元的出现到停产前后不过十余年光景,按照最早的广东省造“光绪元宝”龙银元1890年至1908年只有19年时间,湖北省造“光绪元宝”龙银元自1896年始至1908年只有13年时间,而四川省、云南省、吉林省等由于始铸较晚只有11年时间,江南省、北洋则逐年改变年号形成了不同版别的银元,期间各省每年铸币数量有限,而且数度停铸情况频繁,此项资料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是仅仅从龙银元的铸造期限而言就是比较短暂的,而宣统元宝的铸造时间就更加屈指可数了,只有短短三年,大约铸造数量也无法与那些曾在中国流通过的外洋相比,各国银洋多为几个或十几个生产厂家在十数年或数十年的时间里不断地铸造,直到现在收藏品市场上也是如此,国内的大头、小头、船洋,外国的鹰洋、坐洋等稍有批量出售的,还没有见到过龙银元批量上市的吧?笔者推断,皆因为中国龙银元数量相对要少得多啊! 这大约也是龙银元近期内率先大幅度增值的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