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85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02
|
展)为要,阿克苏尤为适中扼要地方,更应加意固守。”①实际上,此时张格尔叛军正向清军的主要集结地阿克苏挺进,并到达距阿克苏仅80里的浑巴什河,后又进至距阿克苏仅40里之地。在这形势危急之际,清军在杨遇春等人的直接指挥下,对叛军两面夹击,击毙和俘虏叛军1000余人,“大河以北,已就肃清”2。张格尔又在浑巴什河以南裹胁回众,妄图再攻阿克苏。此时,清军已在阿克苏境内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并在河南岸搜剿叛军300余人。又一次使张格尔夺取阿克苏的阴谋化为泡影。 正当清军在阿克苏一带接连获胜的时候,道光帝于十月得知喀什噶尔城失守。他立即颁发谕令,提出“以密速进取喀什噶尔为急”,一面向叛军“扬言官兵驻守阿克苏、乌什,且不进剿,以懈贼心”,一面分奇兵断敌归路,以主力由英吉沙尔等处前进,“两路会合夹攻”③。当时各路清军已会师阿克苏,长龄、杨遇春等人遵照道光帝的旨意,决定立即向战略要地柯尔坪(今柯坪)进军。柯尔坪地处阿克苏西南约300里,是清军进剿叛军、收复喀什噶尔的必经之路。正因为如此,张格尔派3000名叛军在柯尔坪恃险据守,并准备不惜一切代价阻挡清军的前进。长龄、杨遇春派陕西提督杨芳率部前去剿灭。杨芳挥军分两路突袭该地, 叛军拼死抗拒。副将胡超身先士卒,挥刀接连砍杀数名叛军,清军将士一拥而上,剿杀叛军过半。接着,清军又两路追杀,将叛军全部消灭。 柯尔坪之战的胜利,使清军在整个平叛战争中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具有巨大意义:第一,沉重打击了叛军的嚣张气焰,宣布了张格尔夺取南疆东四城、进而占领全疆迷梦的破产。第二,有利于促使被张格尔裹胁的回众反正,从而削弱叛乱势力。第三,打通了西进的道路,鼓舞了清军的士气,增强了平叛的信心。 柯尔坪之战后X.J已进入冬季,大雪封山,道路难行,清军暂停进攻,抓紧时机为来年的平叛战争积极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第一,厚集兵力。在阿克苏集结清军5万余人,为乾隆年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时清军兵力的2倍多。第二,确定用兵方略。道光帝先是提出三路进兵、一正二奇的方略,长龄则认为应分奇正两路进发。道光帝表示不为遥制,但应奇正并用,截其归路,“断不可令正兵先入而奇兵未到,转驱该逆使遁也”4。第三,从各地迅速调运粮饷和其他军用物资。在道光帝的多次谕令下,鄂山、卢坤二人同心协力经理粮饷的转输工作,使乌鲁木齐存粮充足,仅面粉一项,乌鲁木齐和伊犁两地就采买438万多斤5,雇买2.65万余只膘壮骆驼和900余辆双套铁脚车6。第三,进一步分化瓦解张格尔叛乱势力。道光帝指示,对叛军要“设法用间”,尽量将与叛军离心离德的回众“收为我用”7。 (二)、喀什噶尔之战 道光七年二月六日,集结于阿克苏的清军主力开始向喀什噶尔大举进军。张格尔闻讯,急忙在洋阿尔巴特(今伽师东)纠集叛军2万(号称5万),临时筑起一道防线。二十二日,清军进至大河拐。当晚,叛军乘清军扎营未稳之机,以3000人偷营劫寨。清军早已有所戒备, 枪炮立时齐发,击退叛军。次日晨,长龄亲自督率官兵,星驰进发,抵达洋阿尔巴特。叛军2万余人据沙冈防守,阵地长五六里。长龄、杨遇春率主力由正面,杨芳由右翼,武隆阿由左翼,分路扑杀,叛军虽拼死反击,终于不支,纷纷溃逃。清军追击30里,大获全胜;毙敌万余人,俘敌3200余人。二十五日,清军向张格尔重点设防的沙布都尔庄(今伽师西) ―――― ①《清宣宗实录》卷一。三,道光六年八月壬戌。 ②《清宣宗实录》卷一。六,道光六年九月甲午。 ③《清宣宗实录》卷一。七,道光六年十月庚申。 ④7 《清宣宗实录》卷一一三,道光七年正月乙酉。 5《清宣宗实录》卷一一四,道光七年二月王申。 6《清宣宗实录》卷一一。,道光六年十一月壬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