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拍卖] 『8月30日.纵横秋拍精品Y场』 [纵横拍卖] 8月30日.纵横秋季百万专场w [纵横拍卖] 9月20.纵横秋季百万拍卖会F [纵横拍卖] 9月25日,老藏家秋季百万专场E
2024年11月23日
 
 
 
本页主题: 四川铜元 人气:1001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邓仲祥 [离]




论坛等级:拜师学艺
本站身份:普通会员
发表主题:3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0
可用积分:50
注册时间:2013-08-22
最后登录:2013-08-25
2013-08-24 07:55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楼 主]

四川铜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川督岑春煊始议铸造铜元。光绪二十九年(1903)六月,建立四川铜元局,其规模不大,仅就原购铸小制钱的废机修整使用.厂房是机器局的压铜厂和旧的铜钱厂,铸料是机器局的枪弹废壳边渣和宝川局余铜,圯炼净尽。按铜95%、铅4%、锡1%的比例配铸“当五”、“当十”铜元。所铸铜元悉用紫铜,质量较好。
——光绪三十年(1904),仿湖北省铜币式样.将“四川官局造”五字改为“四川省造”四字。光绪三十一年(1905)七月,清政府通令各省将所铸的“光绪元宝”铜币.统一改为“大清铜币”,并要在币的中心加铸阴文或阳文的各省汉文简称,四川省即铸有中心为“川”字的当五、当十、当二十等三种铜元。同年九月,清政府的户部改名为“度支部”,但各省铜元局所铸的“大清铜币”币面纪铭仍一直用“户部”字样,唯独四川所铸宣统元年大清铜币的纪铭改为“度支部”。以致四川铜元成为全国铜元特点之一。
——辛亥革命后,四川大汉军政府于民国元年废除龙纹大清铜币模式.改铸汉字“当十”、“当二十”和“当五十”文三种面值的铜币,正面为“四川铜币”四字,中问有一枚海棠花,上有“军政府造”,下边为当制钱若干文,反面中问有一圈,圈内为篆文“汉”字,圈外还环绕有十八个小圈,小圈上有“中华民国元年”六字。民国2年(1913),又添铸“当一百”和“当二百”两种铜元,当一百铜元的模式与当五十的相同,当二百文的版面稍大,其正面中间谱有一圈,圈内为嘉禾两穗,穗中有直书的“贰百文”三字,圈上为“中华民国二年”,圈下为“四川造币厂造”,反面正中亦有珠圈,圈内为两面交叉的五色旗,圈上有英文The BeputIle of chine,当二百文的版面比一百文大,这种二百文铜元,又称“双旗”铜元,亦称大二百文铜元。
——民国7年(1918)成都造币厂曾增铸五文铜币。民国8、9年(1919、1920),曾铸当一百和二百铜币。民国13年(1924).扬森为了更多地掠夺铸币暴利,铸造重量轻、币身薄,体积小的小一百和小二百(也叫新一百和新二百)铜币,这两种铜币的模式与以前铸的“汉”字和“旗版”均有变动。自民国15年(1926)起到17年(1928)止的三年时间内,四川造币厂铸造的小二百文铜币多达四亿余枚。由于铸造铜币有利可图.当时省内各防区的军阀们也纷纷效尤,设厂铸造劣质铜币,使四川币制混乱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 四川铜元在清末初铸时,质量较好,一般都是用紫铜。每枚铜元的含铜量均在95%左右。民国以后,成、渝两地铸造的铜元。因当事者贪图重利。搀入白铅较多,除老一百、老二百两种为紫铜外,其余均是白黄色的白铅。故铜质不如清末所铸之纯。由于用铜日杂,成色方面难以精确核计,据当时《财政年鉴》所载:四川当五十文铜元含铜量为千分之五百,老一百文铜元为千分之五百八十,新一百文铜元为千分之二百,老二百文铜元为千分之七百,新二百文铜元则降低至千分之三百八十。重量方面亦较清末所铸为轻。如当二十文者只重三钱,当五十文者重五钱。老一百文者重五钱八分,老二百文者重七钱。新一百和新二百投产后,重量更轻了。
——四川自光绪二十九年(1903)开铸铜元起至推行法币时止的30余年间,除清末一段时期铜元铸造敷有较为完整的纪录存下来外,民国时期,由于受四川军阀混战的影响,生产既不正常.档案又散失不全,亦从未正式公布过铸造数量。这种历史的原因,给川省货币紊乱史料的整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从光绪二十九年(1903)至宣统三年(1911)的9年中,四川铸造了“当五”、
—— “当十”和“当二十”铜元775,484,733枚。民国元年(1912)以后,政府度支日绌,叉因钱价愈低.公家铸造“当十”、“当二十”铜元,即多加铝锡,改作白铜亦已无利可图。于是改铸“当五十”铜元。护国之役后,军阀为了谋取厚利,加大面额铸造“当一百”和“当二百”的大铜元.后又减轻重量铸“小一百文”和“小二百文”铜元。民国元年(1912)至17年(1928),成都造币厂共铸造“当五文”、“当十文”、“当二十文”、“当五十文”、“当一百文”、“当二百文”6种铜元达24.78亿余枚。重庆铜元局于民国2年(1913)至民国6年(1917)铸造“当二十文”、“五十文”铜元92,504,725枚。至于民国6年(1917)以后,四川大小军阀私自铸造铜元极其普遍,其铸数若干,更是无从考核统计。据当时有关方面估计,民国7年(1918)至民国24年(1935)平均每年铸造的劣币,都在1亿枚左右。
——清末民初,民间日常生恬所需生活日用品,纯以钱文计算。在银元畅行时,铜元作为辅币仍旧普遍流通行使,不论成都或重庆所造铜元,均能在省内外广泛流通。但自铜元面额增大后.不仅原有的制钱被收去改铸铜元图利,小面额的铜元亦有被收购熔化改铸大面额的。如当五十文铜元出现时,市上的当十文和当二十文的铜元就减少。新二百文铜元面市时,原有的老一百和老二百文铜元亦趋匿迹。民国14年(1925),当五十文以下铜元都停铸后,新二百文铜元在川省境内成为交易的起码单位。少数二百文以下的交易,有的用制钱,有的则将当二百文铜元截为两半或四片当作一百文或五十文,作为找补零星数额之用。这种铜元,俗称“宰板”铜元。有的地方还有以竹签或竹片代铜元作零星找补之用的。由于铜元的额定价值与使用价值产生差距,如当十文铜元最初是按照面额使用,以后每枚逐渐改作当一百文行使,其他种类铜元的使用价值亦有改变,而政府又未规定先后价格折合的比率,以致民间的债权债务由此发生不少纠纷。
——四川铜元中二百文的铸造,前已述及自民国2年(1913)开始.计有大型小型的区分,铸造者惟利是图。初由五十文改铸一百文,继改铸大型二百文,此犹未足,复改铸小型二百文。大型二百文一枚,最少可改小型二百文两枚,清铸二十文铜币,其重量较小型二百文还重。更有不法之徒,更用机械以清铸十文铜币压而扩之,改图易字成小二百文,两型的重量没有差别。故在流通中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别。大型二百文在全省均能流通使用,尤以沱江流域为多。川南高县、珙县、筠连、兴文等县,只作一百二十五文或一百文行使。而仪陇、蓬安、昭化、通江等县,却作三百文行使。天全县僻处边远,常有外省商入以二百五十文的价收买,而遂宁、潼川、保宁(今阆中)、南部、广安等县每以大型二百文(旗版)斫成二,一牙作一百行使。至于小型二百文,在全省长江沿岸,自涪陵以下及酉阳、秀山等县,只作一百文使用.其余各地则能照面额通用。
——川省铜元的愈出愈坏,其害波及其他省市。当川省只铸当十、当二十文的时候,川省与长江下游各省的铜币种类完全相同,故钱价亦无大差异。但自川省开铸五十文后,每洋一元可易铜元二千文上下,而下面各省每元仍为一千一二百文,当二十文者,在川省内并不能贵于当五十文者,故一运出省,每洋一元即可坐获数百文之利。不少商人遂相率运至宜昌沙市一带出售。待当一百文的面市,当五十文的亦被运至宜、沙;至当二百文的面市,又将一百文的运至下游各省图利。数量日增.以致当地价钱日跌。生活日高,实受了四川铜元的影响。实际上当一百文的与从前当十文者大小厚薄没有什么差别,当二百文的与从前当二十文的亦无什么差异。有的商人到汉口、上海等地购置当地所铸当十、当二十文的,运回四川改压作当一百、当二百文字样行使。自当二百铜元产生后,不仅当十当二十的铜元已先后流出省外或予收回改铸,就是当五十、当一百的亦皆流至宜沙一带。以致本省所有的通货,只有二百文一种了。故有人说“四川成为二百文的天下”,确是事实,当时,交易无法找补的县区乃有宰板二百文的产生。影响四川与外省的贸易并引起长江下游省市的物价。
——四川铜元的诞生晚于国内广东等省,前后不过30余年的历史.且在铸造和流通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处于军阀割据及混乱时期。政局不稳,军阀专横各自为政,以减重、降质、缩小等方式铸造铜元,从中大肆剥削人民。成都造币厂和重庆铜元局两个公立铸币机构,均为军阀所掌握,各大小军阀又各自私设铸币厂,以致滥铸、乱铸、私铸大量的各种形色的铜元,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和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几次金融货币风潮,在法币政策实施以后,铜元才退出了流通领域。


[ 此贴被邓仲祥在2013-08-24 08:12重新编辑 ]
顶端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 本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网站联系电话:1309138825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完美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拍卖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送拍
钱币纵横【www.coin007.com】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冀ICP备080015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