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板印書之法 雕書 抄書
本帖被 完美 从 历代古钱 移动到本区(2023-01-25)
图片:
雕板印書之法 雕書 抄書
吾國書籍,代有進化。由竹木而帛楮,由傳寫而石刻,便民垂遠,其法夥矣。降及隋、唐,著作益富,捲軸益多,讀書者亦益眾,於是雕板印書之法,即萌芽於是時焉。 然隋唐之時,雕板之法,僅屬萌芽,尚未大行。故唐人之書,率皆寫為捲軸,而印刷成冊者流傳甚希。雕板大興,蓋在五代,官書家刻,同時並作。 雕版之始 , 實肇自隋時 , 行於唐世 , 擴於五代 , 精於宋人 .
宋代雕版楷書 構型系統研究 工藝流程 王立軍著 王寧主編
從實質上講 , 宋代雕版楷書雖然是雕版刻印的 , 但在大的類別上 , 能歸于手寫體的範疇 , 因為雕版印刷基本上真實的再現了寫版者書寫的原貌 . 要證明這一點 , 我們必須了解雕版印刷的工藝流程以及宋代刻書的質量 . 雕版印刷的主要工藝流程 , 包括寫板 , 上板 , 雕板等 .
寫板是把將要印刷的書稿按照一定的格式抄寫在較薄的白紙上 , 抄好之後為了保證正確無誤 , 還要進行效對 , 對錯誤之處進行修改 . 寫板工作多數是請善書者來承擔的 . 由於宋代是”帖學”盛行的時代 , 當時善書者大有人在 , ㄧ些官方印書機構還設有專職的寫版人員 .另外還有出版者和作者親自寫版的 . 當時人們對於寫版的質量要求是很高的 , 這些寫版者既然能寫一手好字 , 多數應該屬於知識份子階層 , 他們所寫的字是能夠體現當時正統文字的面貌 .
上板是將版樣上的文字轉印到加工好的木板上 , 常用的方法是 , 先在木板上刷上一層薄薄的糨糊 , 將寫好的版樣紙反貼在木板上 , 用刷子反複輕佛版樣文的背面 , 使其平整并緊緊地黏附在板面上 , 晾乾以後 , 再通過一定的辦法除去紙背 , 使反向字基清晰地顯露出來 , 可以說 , 這一過程是不會導致字形失真 .
雕版是雇請刻制工人依照墨跡刻制成板 , 這是雕版印刷的一個重要工序 . 宋代由于刻書業的興盛 , 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刻工隊伍 , 其中不乏工藝精良者 . 如南宋有一位刻工蔣輝 , 在為台州知州唐仲友刻書時 , 唐仲友強迫他雕造假會子 , 后東窗事發 , 背斷配台州 . 連當時的紙幣會子都會仿刻 , 說名蔣輝的刻字技術是相當高超的 . 刻工刻書時 , 一般要刻上他們的名字 , 這就更激發了他們的責任心 , 使他們刻書是更加認真負責 . 也正是由于他們的精雕細刻 , 才使得宋版書成為後世爭相收藏的珍品 . 明謝肇浙說 : 書所以貴宋版者 , 不惟點劃無訛 , 亦且箋紙精好 , 若法帖 . 明高濂說 : 如宋元刻書雕鏤不苟 , 校閱不訛 , 書寫肥瘦有則 , 印刷清明 . 他們都對宋代的刻工給予高度的評價 . 高超的刻字技術 , 使雕版字跡能夠較好地保持書寫原貌 .
雕版印刷能夠較好地保持書寫的原貌 , 對漢字的結構和體勢帶來了重大的影響 , 是漸進式的 , 經過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 , 在刻工精良的文獻中 , 寫板和雕版的字跡差異是微乎其微的 . 將宋代雕版楷書歸于手寫體的范疇 , 應該是沒有疑問的 . 南宋後期出現的 ”刻書體” , 體現了印刷體與手寫體開始分離的端倪 . 此時的印刷體還沒有完全從手寫體中獨立出來 , 只有到活字印刷廣泛流行之後 , 真正的印刷體才算形成 . 宋代雕版楷書的前後差異 , 能然屬於手寫體的內部變化 , 而促使這種變化的一個關鍵因素 , 就是雕版印刷這一新的載體形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