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拍卖] 『8月30日.纵横秋拍精品Y场』 [纵横拍卖] 8月30日.纵横秋季百万专场w [纵横拍卖] 9月20.纵横秋季百万拍卖会F [纵横拍卖] 9月25日,老藏家秋季百万专场E
2024年11月22日
 
 
 
本页主题: 泉坛名人---施嘉干 人气:1986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爱钱人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普通会员
发表主题:73
论坛精华:0
发表回帖:70
可用积分:5950
注册时间:2008-05-24
最后登录:2014-08-08
2008-06-14 14:49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楼 主]

泉坛名人---施嘉干

                    钱币收藏家施嘉干与其珍藏钱币
            ——上海博物馆新获施嘉干旧藏钱币
                                周祥

  1998年7月,著名钱币收藏家施嘉干先生的夫人董逸新女士及其子女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施先生生前收藏的钱币4086枚(件)。这批钱币以中外机制银币为主,具有重大学术研究和收藏价值。
  施嘉干先生是中国近现代钱币收藏大家(1896—1975),一生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设计,业余最大的爱好便是收藏和研究中外钱币。他1921年考取公费,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留学,在攻读结构专科硕士学位期间,施先生开始对钱币发生了兴趣,并参加了美国钱币协会。
  几十年来,施先生自己的生活相当俭朴,却把通过建筑工程设计和实业活动获得的相当大的财力都花在了钱币集藏与研究之上。据他的家人回忆,施先生甚至连出国时的一点费用也尽量节省下来,用于购买钱币。所以,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施先生收藏了中外钱币中的许多珍品、孤品,为世人所瞩目。1946年施先生在赴美国考察工业时,不但在旧金山和华盛顿两地钱币集会上发表有关中国近代货币的演讲,而且以自己个人的收藏品举办展览,赢得了广泛的盛誉。当他发现中国伪制币充斥于美国市场时,“最可惊异与最感遗憾”,便“蓄意写一西文之中国币考,思有以别真伪正视听”。1949年6月,抱着“多少为国家留一点历史上的逻辑”的信念,施嘉干先生撰著《中国近代铸币汇考》一书,对中国近现代机制钱币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中国近代铸币汇考》一书始终成为收藏和研究中国近现代机制钱币必备的重要著作,影响极其深远。
  《中国近代铸币汇考》全书分为五编,内容涉及中国近代各个时期的金、银、镍、铝货币以及邻国铸币。在考察和研究中国近代钱币上,施嘉干先生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从钱币铸行情况、版别区分、珍稀程度等各方面阐发自己的思想,用心独到,使这本书同时成为一部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钱币学著作。
  施嘉干先生对自己花了很多心血才收集到的钱币,早在六十年代就曾向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提出过自己的设想。即使在备受凌辱的文革期间,施嘉干先生也时刻想着祖国。1972年,在给时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先生的一封信中明确提出,自己收藏的中外钱币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历史价值,应归国家博物馆收藏,“上海博物馆也存有一部分近代币,将来如有可能合并整理则更好”,充分表达了施嘉干先生宽阔的胸襟和对祖国的赤诚之心。
  董逸新女士及其子女捐赠的这批钱币大多著录于施嘉干先生所著的《中国近代铸币汇考》一书中,故流传有序,素负盛名。他们的慷慨捐赠,极大地丰富了上海博物馆的收藏,并填补了许多空白,并使今天更多的钱币研究人员及爱好者有了目睹这批钱币珍品的机会。
  施嘉干先生旧藏钱币中有许多是钱币界公认的“名誉品”,在中国近现代机制货币中占有重要地位,如1867年上海一两银币、中外通宝一两银币、“吉”字圆孔银币、光绪十四年(1888)贵州黔宝大、小两型银饼、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短须龙、湖北“本省”七分二厘和七钱二分银币、福建光绪七钱二分银币、陕西光绪三钱六分银币、新疆光绪银圆三体文五钱银币、新疆足银一钱方孔银币、山东制造局足纹五钱银饼、黑龙江光绪三钱六分铜样币、四川宣统一钱四分四厘银币、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地球版一元银币、民国十八年孙中山侧面像背开国纪念版银币、无纪年孙中山正面像镀银样币、民国十年广西一毫和二毫样币、华兴银行五分和廿分镍币、1865年香港一元银币铜样等。兹择其精品数枚介绍如下:
  上海一两银币,系1867年由上海工部局委托香港造币厂所铸。正面主图是龙纹、四周环书“上海一两”汉字,背面主要为英国皇冠和国徽、四周环绕英文“上海一两”、铸地“香港”、银币成色与铸造年份。这种银币的正面分有芒纹和无芒纹两种,并有光边和齿边的区别,存世以枚为计。施嘉干先生旧藏钱币中有一枚有芒纹的上海一两银币、齿边,铸作相当精制(图1)。
  中外通宝一两银币,正面内圈横书右左读“关平”、直书“银一两”,外圈有直读“中外通宝”四字;背面内圈为太极八卦阴阳图,外圈是首尾相接的两条龙纹(图2)。有关中外通宝银币的铸造情况,钱币学界目前存在着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中外通宝银币系咸丰四年(1854)上海江海关成立,当局委托外国先进造币厂铸造;另一种说法认为,中外通宝银币是英国造币厂代上海所铸之专作纳税用之银元,咸丰八年(1858)就有发现;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中外通宝银币是朝鲜高丽高宗21年(1884)典圆局所铸,但不知所据。与中外通宝一两银币同时铸造的有五钱、二钱、一钱和五分银币,可知当时是成套铸造的。该币铸工精美,存世非常稀罕。
  新疆的方孔“足银一钱”银币(图3),在钱币界素闻其名。该币正面是汉文、直读“足银一钱”,背面则是回文,读法不尽相同,一种读法认为上面是“喀什噶尔”,下面是“乌什”;另一种将上面的文字读作“好银子”,下面的文字读作“实足一钱”;还有一种读法认为上面应是“一钱”、下面是“银子”。实际上,面文与背文的意思应该是相同一致的。有关方孔“足银一钱”银币的铸造,目前钱币界也有不同看法,比如一种观点认为此币系光绪三十三年(1907)新疆迪化水磨沟机器局所铸,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此币系光绪六年(1880)左宗棠因新疆天罡银币流弊过多,命兰州机器局制造新式钢模,打制而成。一般的看法是,这种银币是光绪六年左宗棠饬兰州机器局制造钢模后,交帮办新疆军务、广东提督张曜在库车铸造的。由于这种方孔银币在当时的产量本身就不多,流通不广,铸造的时间也仅有近一年,所以,流传至今,愈显珍贵。
  光绪元宝“吉”字圆孔银币,仿清代制钱样式铸造,正面直读“光绪元宝”,背面圆孔上下分别为“厂平”、“五钱”四字,左右则是满汉文“吉”字,边饰云纹(图4),与铸于光绪十年的吉林厂平银币形制明显不同,铸造年代似较之在前。
  陕西省自清代至民国,自己始终没有铸造过银币,但传世有出自英国伯明翰喜敦(或译为“希顿”)造币厂的一套陕西省造光绪五等币值的银币。一般认为,这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陕西省向清政府奏请设立银元局机制银币时委托喜敦造币厂所造的试样币。可以说,以前不曾有人完整地收藏有一套陕西银币,近年才见台湾鸿禧美术馆所编的《中国近代金银币选集》一书中有完整照片著录。上海博物馆以前曾受赠著名收藏家李伟先先生的藏币,其中有一枚陕西光绪七钱二分银币。这次在董逸新女士及其子女捐赠的施嘉干先生旧藏钱币中,发现有一枚三钱六分的陕西光绪银币(图5),可说是补了上海博物馆收藏之缺。陕西光绪银币存世赝品众多,据说解放前做假名家平玉麟等曾先后仿铸三版,其中第三版达到了几近乱真的地步,唯一的缺陷在于正面中间的满文生硬、呆板。
  安徽省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安庆开设造币厂,光绪二十五年(1899)时,为了改建新厂,原有厂房被拆除,一直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才奏准成立新的安徽省造币厂。在这期间,安庆造币厂实际上处于停铸的阶段。一般认为,在光绪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安庆造币厂铸造的是银币,在此之后成立的新造币厂只铸铜元。存世有安徽光绪二十三年七钱二分和一钱四分四厘两种银币,正面汉文纪年没有光绪年号,却有“A.T.S.C”四个英文字母。对于这四个英文字母,不仅读序有不同,意义的解释也有分别。在读序上,有读作“T.A.S.C.”的,释为“TATSING ANHUI SILVER COIN”(大清安徽银币)的缩写,如果照这种读法,将四个英文字母读为“T.A.S.C.”(安徽大清银币)更符合排列顺序。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这四个英文字母“当系记名之西文缩写”或“洋人熔铸化学师之英文名称缩写”,如果按这种意见,那么这种二十三年安徽光绪银币当与外国有关。不管怎么说,在中国的银币上出现正面纪年没有年号和英文字母的现象,确实让人感到好奇。一说这种币是光绪二十三年初,安徽巡抚邓华熙获准向德国商人订购造币机器时,德国商人代铸之试样币;一说这种币是当时由德国商人随机器附制的试机钢模所铸造,除七钱二分、一钱四分四厘钢模外,安徽省自己加制有三钱六分钢模。二十三年安徽光绪七钱二分和一钱四分四厘银币传世都极稀见,施嘉干先生旧藏钱币中就有一枚这样的一钱四分四厘银币(图6)。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国经济会议和财政会议,通过了《废两用元案》等议案,决定铸造新的银币,统一全国货币。当时,不但中国的天津造币厂,而且意大利、英国、日本、美国和奥地利五国的造币厂,都铸造了一批银样币,供国民政府选用。由于以后美国顾问甘末尔受邀来华,提出的金本位币制为国民政府所接受,这些银样币都没有被采用正式铸造,所以,存世极其罕见。其中,以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嘉禾二角(图7)和一元银币(图8)、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地球版一元银币(图9),尤其是民国十八年孙中山侧面像背开国纪念版一元银币(图10),更为珍稀。此外,在施嘉干先生旧藏钱币中,还有一枚无纪年的孙中山正面像背采用开国纪念版的镀银样币(图11),绝少。
  一般都知道,香港造币厂建立于1866年5月,并从此开始铸行当地流通的银币。然而,在施嘉干先生旧藏钱币中有一枚红铜质地的香港一元银币样币,上面记载的铸造年份是1865年,仅见。这是一枚相当珍贵的研究香港货币铸行的实物史料(图12),表明香港造币厂可能在1866年5月正式开铸银币之前曾试样铸造,也可能它是英国造币厂为香港代铸之样币。
  除了中国机制银币外,施嘉干先生旧藏钱币中还有许多罕见的近代外国钱币,如1684年罗马教皇六边形银币、17世纪的德国大银币和奥地利方形银币、1813年瑞士银币、荷兰马剑银币,日本明治时期的金币、明治八年至十年贸易银银币、富士山一分、五分和一两铜币以及“保”字铜锭等。
  2000年2月19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接受捐赠褒奖仪式。2000年7月15日—8月15日,上海博物馆从施先生生前收藏的钱币中择其精要,举办特别展,并出版发行了《施嘉干先生旧藏中外钱币》一书,弘扬董逸新女士及其子女热爱祖国、精心保护文物、关心和支持文博事业发展的崇高精神。
(录自《中国钱币》2000年第3期)
顶端
拿星公爵 [离]




论坛等级:初入江湖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23
论坛精华:0
发表回帖:72
可用积分:960
注册时间:2008-05-23
最后登录:2011-04-01
2008-08-05 16:2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1 楼

好資料!
顶端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 本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网站联系电话:1309138825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完美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拍卖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送拍
钱币纵横【www.coin007.com】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冀ICP备080015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