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横拍卖
]
『8月30日.纵横秋拍精品Y场』
[
纵横拍卖
]
8月30日.纵横秋季百万专场w
[
纵横拍卖
]
9月20.纵横秋季百万拍卖会F
[
纵横拍卖
]
9月25日,老藏家秋季百万专场E
2025年04月15日
» 您的位置:
钱币纵横
>>
藏品论坛
>>
西域钱币
>>
西藏首枚金幣亮相11屆冠軍拍賣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西藏首枚金幣亮相11屆冠軍拍賣
人气: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1 09:36
120 楼
描述:乌金体
图片:
图片:
顺便说一下藏文的字体,从存世的乾隆宝藏币上镌刻的藏文看是一种类似今天藏文印刷体的称之为“乌金体”的书体。但不像印刷体中的字体那样挺拔,字角也不如印刷体锋锐......
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字体的设计、雕刻过程中基于描摹的痕迹。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2 09:56
121 楼
图片:
图片:
那么,我们看一下,所谓早期铸币中的文字特征,明显不具备这种过渡的条件。先看银币一则雕刻技艺纯熟,在文字和纹饰上线条果断利落,是雕刻技师手法娴熟的表现,这种娴熟很难让人感觉到早期的特征,因为币面上反映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2 10:10
122 楼
图片:
二则文字形式的流畅,字口錾凿有力,反映的仍然是成熟的雕刻手法。从附图中的文字效果可以清晰的加以判断。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2 10:12
123 楼
图片: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在这种娴熟的背后,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犹疑,一种反复斟酌的思虑,那就是中央部分的八瓣莲花图案,这一纹饰是藏币图案设计中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反复运用的成果。不应该,也不允许出现那么多的迟疑。因为这种熟悉和驾轻就熟的能力,足以让设计者举一反三的运用和把握。然而,该银币上留下的更改设计的痕迹,或者说是稿子的刻线,说明了什么?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2 10:19
124 楼
图片:
1. 雕刻者太熟悉章噶了,而且是“噶丹章噶”,一时无法克服习惯的影响;
2. 雕刻者有意识的回避什么?
3. 雕刻者无法摆脱章噶的影子的无奈之举。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2 10:22
125 楼
描述:初版
图片:
描述:后续
图片:
我们看一下噶丹章噶的初版纹饰和后续章噶的区别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2 10:29
126 楼
描述:初版
图片:
描述:后续
图片:
初版章噶的纹饰中是以花瓣形分列的,后续章噶是以花蕊形分列的。
花瓣形中心无直线,花蕊形中心有直线。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2 10:30
127 楼
图片:
图片:
所以中心的八瓣莲花成为今天大家看到的这副模样,一个改变“噶丹章噶”中心莲花形式的新作就诞生了。
从纵向断代依据判断,一个雕刻者满脑子装着“噶丹章噶”设计形式的人,会是乾隆早期铸币的设计者……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3 10:35
128 楼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什么这样定性,就是文字特征,因为该银币的文字处理方法与章噶是一致的,特别是在字头和字脚上……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3 10:36
129 楼
图片:
图片:
再看金币,金币与银币最大的不同是所有纹饰图案显现迟滞的线条组合,线与线之间的每一个接点在模具上都是相应较为深峻的地方,呈现线条的有量顶部,这与银币无法比较。同时与所有的藏币均不同。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3 10:43
130 楼
图片:
图片:
金币上的文字与银币上的文字区别较大,且写法不同,看字体,似乎一个人善于书写长脚朱匝体,一个人善于书写短脚朱匝体......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3 10:45
131 楼
图片:
图片:
中心八瓣莲花的差异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3 10:47
132 楼
描述:藏历15-52年大片型初期雪冈
图片:
用一个较为常见例子重复一下这个概念,这是一个大家公认的有纪年实例,且纪年前后连贯。由大片型初期“雪冈”的币面文字特征,看初期与后续生产过程的差异与变化规律。
藏历15-52年大片型初期雪冈
文字明显注重修饰,且币面平整。显现匀齐规整的疏密与错落,看上去端庄娴静,体现了优雅的风韵。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3 11:00
133 楼
描述:藏历15-54年横书雪冈
图片:
藏历15-54年横书雪冈
文字雕刻熟练,运笔规范,字形方正。但底板不注重修饰,反映了雕刻师成熟阶段的掌控能力。体现了阳刚与质朴的大气感觉。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3 11:04
134 楼
描述:藏历15-56年丹横书雪冈
图片:
藏历15-56年丹横书雪冈
文字纹饰的修饰明显减少,线条的粗细变化出现笔意的韵味,在转折中显现轻松的格调,体现了舒展的清秀气质。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3 11:04
135 楼
从藏历15-52年开始的四年间
藏历15-52年的初期感觉是严整规矩,变化较小。
藏历15-54年的成熟期的感觉是整体自信,不拘小节。呈节制性变化。
藏历15-56年的娴熟期的感觉是得心应手,制约力减弱。
再往后就随意性增强了…变化亦随之增多。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4 13:29
136 楼
接着再谈一谈文中提到的金币重量问题。
注意其中这句话很有意思
“ 尤为有趣的是,这枚早期的西藏金币重6.53克,正好相当于中国库平一钱的重量,没有其它任何西藏钱币是以此标准重量铸造的,并且这一标准的重量在西藏从未被确认。”
关键点
金币重6.53克,正好相当于中国库平一钱的重量。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4 13:35
137 楼
图片:
这句“金币重6.53克,正好相当于中国库平一钱的重量”。说明了什么?是明说此币非中国造吗?
其一,库平一钱,玩钱币的泉友大多都知道“光绪通宝、宝广库平一钱”,它的重量是多少?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4 13:59
138 楼
图片:
图片:
清末的“库平一两”约等于37.31克。“光绪通宝、宝广库平一钱”铜质制钱的重量通常在3.7克上下,很少有人有接近当十铜元重量的库平一钱。
不知道6.53克与中国库平一钱的换算关系是如何得来的。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4 14:02
139 楼
清康熙亲自累黍定尺,使中国度量衡制度得到进一定完善。
后来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造成全国度量衡制度更加杂乱。当时的“海关权度制”导致了英制、俄制、法制、德制、日制纷纷传入,量值差异极大。
清末重定划一度量衡制度,采用万国米制,由国际权度局制作铂铱合金的长度和质量两个原器,运送来华。度以营造尺为标准(合32厘米);量以漕斛为标准;衡以库平两为标准(合37.301克),简称营造尺库平制。
中国近代统治者虽然制定和执行了一些度量衡新制,某些方面有所发展,但收效甚微,未能统一中国的计量单位制度。
«
4
5
6
7
8
9
»
Pages: ( 7/9 total )
快速跳至
>> 网站建设
|- 安全支付
|- 建议意见
|- 各类申请
|- 管理团队
>> 专业讨论
|- 独家访谈
|- 历代古钱
|- 机制银币
|- 中国铜元
|- 历代纸钞
|- 银锭研究
|- 铜镜鉴赏
|- 徽章铜章
|- 人民币区
|- 外国货币
|- 邮票磁卡
|- 古玩杂项
|- 花钱栏目
>> 特色论坛
|- 市场行情
|- 泉言小語
|- 代用币区
|- 吉林铜元
|- 川陕货币
|- 评级鉴定
|- 江南银币
|- 四川银币
|- 四川铜元
|- 麦老学堂
|- 东三省毫
|- 机制方孔
|- 大头小头
|- 西域钱币
|- 马兰专区
|- 原创擂台
|- 聚会写真
|- 眼力学习
|- 收藏资料
|- 纠纷调解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
本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网站联系电话:
13091388252
完美
纵横拍卖
纵横客服
纵横送拍
钱币纵横【www.coin007.com】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冀ICP备080015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