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拍卖] 『8月30日.纵横秋拍精品Y场』 [纵横拍卖] 8月30日.纵横秋季百万专场w [纵横拍卖] 9月20.纵横秋季百万拍卖会F [纵横拍卖] 9月25日,老藏家秋季百万专场E
2025年04月04日
 
 
 
本页主题: 新疆军阀混战时期的货币—南疆边防总司令部军用布币 人气:2893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85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02
2009-09-04 21:09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楼 主]

新疆军阀混战时期的货币—南疆边防总司令部军用布币

(转帖)新疆军阀混战时期的货币—南疆边防总司令部军用布币
本文来自: <a href='http://bbs.findart.com.cn/showforum/27913369-forum/' target='_blank'>bbs.findart.com.cn</a>

主题贴:
南疆边防总司令部军用布币,亦称马绍武油布帖。是1933-34年新疆军阀混战时期,马绍武担任南疆剿匪总司令时在喀什印发的。由于印发时间短,发行量相对较少,加上军用票在战争结束后被迅速废止,随着岁月的流逝,到现在存世已十分稀少。特别是纸票,现诸多钱币书籍都未曾刊载。最近,本人有幸收集到十六张这样的油布帖,并对他作了仔细揣摩和研究,现将研究心得与大家一同分享。(亚洲钱币学会会员 蒋海明)

一、油布帖的特征

马绍武油布帖采用石印技术在斜纹白布和斜纹印花布上印制而成,呈长方形,布长14-15cm,宽9-10cm,大小不够划一。印花布为单面印花,花饰有:蓝宽条纹、紫兰相间双条纹、黑蓝细小星点、黑蓝小星点、黑蓝大星点、紫红色方点内黄圆圈、黑蓝色小花朵、黑蓝豆芽点、黑蓝短横纹,以及其他花饰共十余种。印花布在被印制布币时,白色的一面印制钞票文饰作为正面,有花饰的一面作为背面,因而油布帖背面的花色是形形色色,花样百出,蔚为奇观(见附表)。

油布帖有22年“纸币”和23年“钞票”两种。正面纹饰的设计粗犷而不俗,极具艺术感和想象力。票面的文字、花饰用黑蓝颜色印制:四边套以内外2个方框,外框边长约11.8cm,宽7.8cm,四角有中国传统的云纹花格,角中间有四个小方格,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小方格内为空心“1”字,左下角和右上角小方框内为“壹”字。外方框内,上边从右至左楷书横写:“通行喀什各属”,右边直书冠字号码:“×字第 ×号”。左边楷书直写:“民国二十二年九月×日”,日字前为空格;二十三年的月字日字前均为空格。下边一行维文从右至左横书,文意:“通行喀什各属”。内框呈长方形,是用五条线每一公分隔一个小圆圈勾画而成。左上角和右上角各置1只蝙蝠,象征天(添)福,用意与新疆饷银上置蝙蝠类同;左下角和右下角各置1棵开花的梅树。梅花是国民党的国花,用意与新疆银币上置梅花类同。上边躬形横幅状两头向外卷起,内印楷书“南疆边防总司令部军用纸币”。二十三年的印为“南疆边防总司令部军用钞票”。横幅下有一国民党党徽十二角星,星内置一圆章形,内印美术体竖写“壹两”。星的右边分三行楷书竖写:“完粮纳税一律通行”,左边配以维文,与右意同。横幅下,星的左上角和右上角似两只凤凰(或瑞雀)。票面所用冠字都为中性词或良性词,如:万、凤、忠、平、容、良、之等等。号码为四位数,但前2位均为“00”,十位数以下为印数。票面盖有一大一小两颗朱红印章,大的呈长方形盖在中间,篆体分两行竖书:“南疆边防总司令之关防”。小的正方形盖在左下方,篆体分三行竖书:“南疆边防总司令”。布币印妥后盖上朱红官印,浸泡桐油以防油墨退色。所见油布帖尺寸大小不一,花饰边距有大有小,布币四边裁剪痕迹明显,有的呈不规则长方形。从油布帖的裁边和印制的花纹边距分析,并非单张印刷。当时在印制时,先在一块大布的上面整版印刷若干张票面,然后再按照票面尺寸裁剪分割。布币边沿留有裁剪痕迹,显然用手工切纸机切割而成,而且这种手工切纸机比较落后。“同样一版的书用不同尺寸的纸印刷,差别有0.5-1厘米之大。显然,这是由切纸机的状况决定的。”《重返喀什噶尔》P267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85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02
2009-09-04 21:10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1 楼

二、油布帖印制之历史背景

马绍武油布帖是上世纪30年代初期在喀什的瑞典印钞所所印制的军用票,他是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马绍武(又名马世英),是上世纪初至30年代驰名喀什军界、政界及宗教界的知名人士。1933年初,反金(树仁)暴动遍及天山南麓,南疆的一些地方武装和极少数分裂主义分子窃取了反金武装暴动的领导权。此时,沙比提大毛拉也在和田成立了“和田艾米尔政府”。是年3月,新疆省主席兼边防督办金树仁电令马绍武为喀什区行政长兼任南疆“剿匪司令”,马绍武因出征急需军费,遂以喀什区行政长公署的名义,在喀什发行面值红钱四十文及一百文的地方纸币(俗称马绍武票),与喀票同时流通于喀什、和田两地。开战后,代表政府军的马绍武南北征战屡战屡败,损兵折将,元气大伤。然而,军阀马仲英部下马世明与地方势力马占仓联手后,兵强马壮,势不可挡。5月2日,反动势力乌斯曼实行军事返攻,率先攻陷疏附县城(今喀什市),将马绍武全家及其亲信士兵200余人包围在行政长公署(今喀什行署)院内。此时,马绍武实际上已被软禁。5月4日至6日,铁木尔、马占仓联军先后进入喀什。马占仓部占据疏勒,铁木尔部占据疏附后,自封为“东突厥斯坦”军总司令,又任命吐鲁番维吾尔族人尤努斯伯克(汉名郁文彬)为喀什行政长;任命玛纳斯回族人苏金寿(维名木沙)为副行政长,夺取了喀什的领导权。马占仓从自身利益和战略上考虑,在他的周旋下,5月15日马绍武的车马行装被严密搜查之后,放行去疏勒,从此与马占仓合兵据守于疏勒城。此后,铁木尔、乌斯曼、沙比提大毛拉之间的矛盾激化,互相争权夺利,同室操戈。马绍武施用反间计,暗中策反乌斯曼。8月初,被马绍武煽动的乌斯曼与铁木尔反目火并,当铁木尔主力追击乌斯曼时,马绍武、马占仓乘虚而入,占领了疏附城。8月9日,铁木尔在返回喀什噶尔途中被马占仓所杀。马绍武在马占仓的支持下,又恢复了行政长职务。在马绍武占领疏附城期间,即8月初至8月16日,控制了瑞典传教团印刷所,因军饷及军需浩大,又以南疆边防总司令部的名义,印制面值40文红钱的纸币和面值白银一两的军用钞票(俗称马绍武油布帖)。但没有将印制好的钞票在疏附发行,而是带到疏勒城内发行,因此此票仅流通于疏勒城(附图1、2)。不久,被铁木尔囚禁的沙比提大毛拉于混战中出逃。他出狱之后,组织起铁木尔残部与和田驻喀什军队,趁马绍武、马占仓立足未稳,向他们展开了猛烈反扑。此时乌斯曼也出山进攻疏附城。马绍武被迫放弃疏附城和行政长职务,于8月16日退回疏勒死守孤城。疏附城的几支地方反动武装,在极少数泛伊斯兰主义者和泛突厥主义者的煽动下,开始了对疏勒城的长时期包围和进攻。马绍武、马占仓率士兵2000余人,并组织了民勇商团死守孤城。虽然攻城武装轮番进攻,但二马闭城坚守,与攻城武装相持数月,疏勒城始终没有失陷。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85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02
2009-09-04 21:11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2 楼

1933年11月12日,沙比提大毛拉在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在喀什成立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伪政府,开始了对疏勒县城的围攻,二马虽全力抵抗,但重兵压境,伤亡日增,粮弹将尽,危在旦夕。1934年初,第二次入新的马仲英与盛世才交战败退至南疆。马仲英为了扫除退路上的障碍,也为了争夺南疆地盘、扩展势力,加之他也极力反对“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分裂行径,即派部下马世明率马福元、鲜福海二团增援马绍武、马占仓。援兵在巴楚大败“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武装,但此战马世明阵亡。1934年2月6日援兵从伽师猛攻疏勒外围,在援兵和马绍武、马占仓的内外夹攻之下,东突武装分子被打得丢盔弃甲,四散而逃。至此,疏勒之围始解,二马困守危城的局面才告结束。疏勒解围后,马绍武与马占仓配合马福元等,一鼓作气,向盘据疏附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发起总攻。“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1万余军队丢车弃马、溃不成军,疏附城随即被克。昙花一现的东突分裂政权土崩瓦解。2月13日马绍武恢复了道伊之职,重新回到疏附城。瑞典传教团的印刷所又在马绍武的掌控之中,马绍武第三次印发了“南疆边防总司令部军用钞票”。票面版式与上次基本一样,不同的是,次此印发的油布帖把原来的“纸币”改为“钞票”,时间由原来的“民国二十二年九月×日”改为“二十三年×月×日”(附图3、4、5)。此票流通于喀什各属。bbs.findart.com.cn

三、钞票中发现的几个问题

马绍武油布帖发行时间短、历史背景复杂,关于印制布币的这段历史史料记载甚少,此次布币上发现的一些问题或许可作史料补充。

(一)油布帖上“纸币”的由来。为什么在22年9月发行的油布帖上印制的是“纸币”,而在23年上印制的是“钞票”?根据历史背景,我推测:马绍武在8月初返回疏附时间短暂,前后只有半个月,但因急需军费,就急匆匆刻制印刷纸币的印板(印板的票面文字除号码外均为雕刻),但因城内找不到纸张,又来不及改刻印版,为了不浪费印板,就拿他来印制布币。后来发现布币上印制“纸币”两字明显不妥,在1934年的印制中就改印“钞票”。如果他是一个现用的印板,应该有这个版式的纸币面世,但这种版式的纸币从未见过。这种印有“纸币”的油布帖,是马绍武代表政府以“剿匪总司令部”的名义发行的,就其性质而言,应该属于政府发行的军用票,按现在的说法就是错版币。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85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02
2009-09-04 21:1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3 楼

(二)瑞典印刷所三次印制马绍武票的时间。1894年瑞典基督教行道会在喀什设立代办处,在今喀什市武装部那里建有两幢瑞典式平房,内设教堂,占地约40亩。在平房之下有宽大的地下室,1912年,瑞典传教团在此设立铅字印刷所,他是南疆唯一的一家铅字印刷所。一开始印刷所印刷一些传教材料和服务性的印刷品,后来为各路军阀印刷钞票。1933年底,以沙比提大毛拉为首的民族败类在喀什成立东突伪政府,该代办处的印刷所在英领事指使下,为他们印行反动刊物,大肆制造反动舆论,还为短命的东突反动政权印制了大量伪币。bbs.findart.com.cn

马绍武在这家印刷所第一次印刷钞票,是在民国22年3月“剿匪”开始前夕。马绍武为剿匪筹集军费,先是以喀什行政长公署的名义,在喀什发行面值红钱四十文和一百文的地方纸币,流通于喀、和两地。关于马绍武第二次印刷钞票的时间,没有史料记载,但我推测印制时间在同年的8月初至8月16日。我们所见有一种小的呈长方形的纸币,直径只有12.2×10.2cm。票子为单面印刷,正面印制的时间为“民国二十二年八月”,文字排版与布币有些相似。说明马绍武在8月份确实印制过纸币。马绍武趁乌斯曼与铁木尔反目火并之间,立即返回疏附,并在半个月时间内迅速印制钞票。因为马绍武从8月16日起至次年2月,一直被“东突”军队围困在疏勒城内,时间长达4个月之久,在此期间,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印刷钞票。从油布帖上印制的时间分析,布币上印制“民国二十二年九月”,而实际印制时间是在8月上、中旬,是提前印制的。票面上方还印有“通行喀什各属”字样,一方面是表达此票能与喀票一起流通,另一方面,表示马绍武进驻疏附后,想继续统领南疆而长期驻扎下去。但后因遭东突武装的返攻而退居疏勒,印制好的大量钞票来不及在疏附发行,只能带回疏勒发行。疏附城内的印刷所在8月16日以后就落入东土伪政府手中,并执行东突伪政府的印钞任务,印制“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纸币。“叛乱政府交给传教团印刷所的一项更加令人震惊的任务,是为其印刷钞票。”“在回族人占领喀什噶尔,‘共和国政权’被迫逃走的前一夜,印刷所还在通宵印刷‘伊斯兰政府’的银行钞票。”《重返喀什噶尔》P276、P277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85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02
2009-09-04 21:1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4 楼

我们还发现,印有民国二十三年的马绍武油布帖,票面文字已由“纸币”改为“钞票”,这应该是马绍武第三次印刷的钞票。对此次印刷,史料未载。从印制的条件分析,民国23年2月13日沙比提大毛拉逃离疏附城,马绍武恢复了道伊之职。4月7日,军阀马仲英主力部队到达喀什,直到7月中旬才离开。马仲英逃离喀什后,盛世才于7月31日又委任马绍武为喀什行政长。我认为,当沙比提大毛拉逃离喀什后,马绍武在2月中旬就控制了印刷所,因急需军费,又印刷了民国二十三年的“南疆边防总司令部军用钞票”。此次印刷,时间也仅仅是一个半月。因为4月份以后,马仲英到达喀什,在此期间,他也关注过印刷所,“访问了瑞典传道站”《马仲英逃亡记》P268,马绍武印刷钞票就有诸多不便。8月份以后内战平息,马绍武印制军用油布帖已无必要。马绍武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三次印发钞票,但每次印刷的时间又非常短暂。没有纸张,就用各种斜纹白布和花色布印制,可见当时地方政府国库的亏空和马绍武对军费的迫切需求程度。

(三)油布帖发行量超过万两白银。这种军用油布帖到底印发了多少,马绍武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字据。从收集的十六张油布帖看,票面的冠字共有14个,其中2个是重复;每张票面号码只有十位数,说明冠字很多,但每个冠字印量不多。按照票面冠字和十位数的理解,每一个冠字不超过100个号码,也就是最多100两。我们在同一种花布上,发现有好几个不同的冠字,如果一种花布有二十个冠字,那么,花布和白布共有十几种,也就是说,当时印制的油布帖至少有2万两之多。在这场战争中,马绍武多次失败,最后退守疏勒县城,被东突武装分子前后围困8个月,国库耗尽,弹尽粮绝,实际上早已没有准备金(银两)可作后盾。不考虑纸币的发行量,光2万两(油布帖)银票也不可能完全兑现,他只是一种价值符号。在省票和喀票不断贬值的年代,马绍武油布帖在喀什的发行犹如雪上加霜。代表2万两白银的“油布帖”和代表红钱的纸币,随着战后马绍武的离去,新政府官员的上台而迅速退出流通。马绍武打击东突分裂主义分子,消灭东突伪政府固然功不可抹。但随着军用油布帖的废止,也给南疆整个社会和各族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广大黎民百姓带来的是无比的贫穷与痛苦。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85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02
2009-09-04 21:14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5 楼

图片格式不符,请链接查看http://bbs.findart.com.cn/showforum/27913369-forum/
顶端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 本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网站联系电话:1309138825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完美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拍卖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送拍
钱币纵横【www.coin007.com】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冀ICP备080015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