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系统阐述列强对华金融侵略与掠夺的力作
一部系统阐述列强对华金融侵略与掠夺的力作
王学文 《中国钱币》 2008年第04期
《外国货币侵华与掠夺史论》一书,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本由曲振涛、张新知教授撰写的专著,是一本集知识性、鉴赏性、资料性、学术性于一体的创新之作,是中国近代货币金融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此项内容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其研究内容简要,史料与实物脱离,不能全面系统地阐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发行货币的全貌,更不能深刻地揭露和阐述这些外国货币的性质、种类、数量、流通范围和对我国经济及人民生活的影响。《外国货币侵华与掠夺史论》的两位作者,长期从事经济学、中国货币金融史和钱币学等方向的研究,并一直注重金融货币实物及相关史料的收集和积累。早在1996年,作者就为满足金融教学、科研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创建了全国高校第一家货币金融博物馆,而馆藏中的一个重要专题就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发行的货币与证券”。这一专题通过一系列珍贵 的货币实物直观形象地再现了各帝国主义列强国家在我国建立银行和发行货币的概况,尤其是重点展示了沙俄和日本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金融侵略与掠夺的全貌,引起了国内外很多知名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作者一直坚持借助这些珍贵的货币实物史料深入开展这一方向的专题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002年,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东北革命和抗日根据地货币研究》一书,该书在2003—2006年4年间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之后作者又于2004年出版了《华俄道胜银行在华殖民化经营的金融物证》一书,同样获得了钱币金融界的普遍好评。与此同时,作者还在国内外重要报刊上,如《金融时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钱币》、《文史精华》、《亚洲钱币》(新加坡)等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在《金融时报》上发表的揭露日本侵华掠夺罪行的《罪证累累,板上钉钉》一文,曾被《文史精华》、《城市金融报》等多家报刊转载或连载。《外国货币侵华与掠夺史论》一书正是在这些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资料,考证实物,最后提炼升华而成的。 货币发行权是一个国家不可侵犯的基本主权。然而,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侵略成性的帝国主义列强却完全无视中国的这一主权,肆意在中国设立银行,强行发行各种货币。其发行银行之多、时间之长、流通范围之广、货币种类之杂、发行数额之大,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未见。这是一段不为当代国人所熟知的历史,但却是一段活生生的真实的历史。在我国改革开放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今天,揭开和展示这段尘封的历史,对于国人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加大我国对外金融开放、允许外商银行在华经营金融业务更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对这些货币资料进行全面地、系统地、抢救性地发掘整理,是社科界也是广大读者企盼已久的事情。《外国货币侵华与掠夺史论》一书的出版,适时地、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填补了我国近代货币金融史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