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一兩是對的,但是否第一大珍,就見仁見智了.
本帖被 完美 设置为精华(2012-06-08)
奉天一兩是對的,但是否第一大珍,就見仁見智了.
奉天一兩自1952年再度現世以來,已經60年,這六十年來研究討論此幣的很多,但第一次聽到有人討論真假是錢幣網站,就像湖南省造七錢二於1974年首度現身拍賣後,近四十年來,第一次有人質疑它的真假,也是網絡.
是帖所提”路易斯安那購入百年博覽會”中的一兩幣未必是奉天癸卯一兩,其實是很好的觀點,也代表帖主有認真推論,但以此為首,衍生的其它疑慮就太薄弱了,不過詳讀帖主之第一帖原文,質疑真假之論,也強調只是想請討論,不過再之後的帖,很多是相互的質疑,帶點情緒,在此放下不論.
另有帖所提當時奉天一兩拍賣價是同場廣東壽字壹兩的三倍,其實尚有其當時的人為因素,壽字因涉及人為的協調以致低價落槌,而奉天又因無法協商,加上雙方都是委託代標人,兩人互幹,而成了一個在當時被視為離譜的天價. 這一低一高所致,造成價差達三倍.這種情況在今日的拍賣會司空見慣,並不一定代表這種情況成交的幣,性價比是合理的.
從張璜所著一書,並未將此幣訂為最高價,可以推想老一輩僅將其列席珍稀,張璜反而在1981年時期,對吉字一兩,奉天省造七錢二銀樣等..幣訂價更高於奉天癸卯一兩.
中國銀幣稀少的一級品不少,存世孤品也非僅有奉天癸卯一品,老上海時期至90年代,並無第一大珍之說,更無第一大珍為奉天一兩之論,而第一大珍之說,應是從1991年拍賣後開始,一開始僅是第一高價的中國銀幣,慢慢轉化演進成中國銀幣第一大珍,然而成交第一高價就一定是第一大珍嗎?
如果再考慮品相因素,20年前對於品種幣的追求是大於品相,在當時的中國銀幣藏家莫不以收羅品種為優先,品相只是一個粗略的概念,縱使極少部份的藏家已有品相的追求,但終究會以品種考慮,如果以今時所見奉天一兩的品相,實在有些遺憾(希望只是拍照問題),忍不住想,如果它再次公開拍賣,以這樣品相是否還會是第一高價?如果同場有京局庚子一套Matte proof,或廣東壽字鏡面BU,浙江楷書七錢二Proof,還會是20年前價差三倍的結果嗎?
當然用BU比AU是不公平,如果拍賣結果價差不大,也代表AU的奉天一兩(看圖像XF)都可以有這樣高價,足見其價值,再從張璜書上可看出XF的奉天一兩訂價已高於許多一級品,即可知奉天的份量在張璜的心理的份量肯定不低. 那麼萬一,有朝一日出現UNC的奉天一兩會如何呢?
此時錢幣商會說,一百年都只出現這枚,那會再出,再等一百年吧,乍聽似有理,但看看其它珍稀幣的例子,雲南庚戌春季造在2002年之前只見實物一枚,另一品只有文字敘述,也曾被稱為孤品,甚至張璜在1981年時也感嘆”親近中國錢幣一甲子與其緣吝一面”對庚戌春季的渴望更甚於任何一枚幣,但沒想到從2004至今就陸續出現了2~3枚,(其中一枚待研究). 另安徽23年七錢二,大清宣三簽字壹圓..等存世僅2到3品的珍稀幣也在近五年內陸續出現複品.
所以未來的收藏不光只是考慮名氣,或名譽品,應該花心思去瞭解此”譽”所謂何來,所費之貲,是否有公平之論而非習以為常之說,
此外好的錢幣需要沉澱,這枚奉天一兩需要好的藏家用心收藏,它之所以從90年代起被很多人譽為大珍,是因為前幾手藏家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與時間來珍惜它,而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時間”,對有實力的藏家而言,買得動不難,買得下難,而收得夠長才是難中難.
也是因為時間的沉澱,以致於下一個意欲擁有者,困擾於極大的等待折磨,想想, 如不是 Kann, Goodman,張秀青各收藏了20年,怎會讓此幣惹天下人競折腰,加上鬍子哥的大力推廣,努力吹噓,哦,不;是吹捧,更是讓一般人逐漸習以為常,反正市場老大這麼說,也沒人反駁,就姑且信之.至少,用價格論之總不會太離譜吧?
任何一枚珍稀好幣是長時間淬煉,不會因一時有人誤導或幣商的吹噓而改變,也不會因短時間一意孤行的買家大舉搶購而有所變化.真正盲從的人也玩不了多久,多深,終究會隨著時間的證明而退去,更因掌聲的奚落,寂靜,而終止.
20年前張秀青買下奉天一兩後,市場一片震驚,張瘋子,被作局了,殺手鬍子哥,……什麼傳言都有,但是張先生用他的錢幣知識與20年的光陰,讓這枚錢幣繼續保有其神秘感與價值.也讓眾家見識到張秀青的收藏氣度與氣魄.
直到今日曝光,意外的是由外國的鑑定公司揭露,也許這也是通俗的市場定律所致,但無論如何,收藏到了一個境地,珍稀幣固然重要,但擁有它的收藏家也是非常重要,這不是流傳有緒的問題,更非名家加持的價格效應,而是好的錢幣應該由好的藏家收藏,善待它,研究它,幫這枚錢幣找出更多的歷史,替藏界解讀出新泉識.
如此一來,好幣配好收藏家,用最通俗的說法就是千里馬遇上伯樂,加上時間的淬煉就成了名品與名家,達到相乘效應,again,這不是價格問題,而是文化資產保管人的責任,千萬別像近幾年幾枚珍稀幣,轉手頻繁,神秘感盡失,又或意圖求售,四處詢價,讓人替名幣徒感唏噓.
每一個藏家都只是歷史文物的暫時保管人,期待新一位主人,勿聞世俗之言,勿涉無謂之辯,能讓這枚珍稀幣接續繼承起它的文化責任,用時間去證明,讓它再次延續前三位藏家的賦與的風華.
此文於感嘆近年來藏友來去頻繁之間寫下,也寫給一位今年北京春拍東北小友,相信他更有一番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