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横拍卖
]
『8月30日.纵横秋拍精品Y场』
[
纵横拍卖
]
8月30日.纵横秋季百万专场w
[
纵横拍卖
]
9月20.纵横秋季百万拍卖会F
[
纵横拍卖
]
9月25日,老藏家秋季百万专场E
2025年04月16日
» 您的位置:
钱币纵横
>>
藏品论坛
>>
西域钱币
>>
西藏首枚金幣亮相11屆冠軍拍賣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西藏首枚金幣亮相11屆冠軍拍賣
人气: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7-31 10:35
100 楼
前述在下已陈述自己的观点,即此钱非行用品,与藏传佛教相关,具体断代如何,待详考。本篇不做详细探讨......
第一个矛盾,西藏造币史由此币始,却史不见载。
第二个矛盾,此币共造两年,还是藏币中的珍品。
考察各造币厂,一种铸行达二年的钱币,是以怎样的生产方式和造币工艺完成的;倘若是个体手工打制,像打制银饰品一样。如此打制二年,数量有限,才能成为珍品。
这个按下不提......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7-31 10:50
101 楼
还是言归正传,谈一下西藏造币史由此而始的问题,文中提到摄政王第穆呼图克图,我们看一下相关资料。
第六世第穆·阿旺降贝德勒嘉措(1724~1777年),出生于工布博楚寺之中麦地方(工布布曲拉康村附近)。幼年在第穆寺度过,之后来到拉萨,在七世达赖喇嘛座前剃度出家,并成为他的一位得意弟子。七世达赖喇嘛圆寂后,在乾隆皇帝派遣料理七世达赖之丧藏等事宜的章嘉·若贝多吉益西丹白准梅的举荐下,西藏僧俗民众一致同意公举第穆德勒嘉措为达赖代理,并请驻藏大臣转奏皇上恩准。得到乾隆皇帝的批准后,于1757年4月正式就任摄政之职,直至1777年圆寂,摄政共21年。他成了第一辈达赖喇嘛圆寂而转世灵童未及成年时,由清廷选定之大呼图克图代行达赖喇嘛职权的摄政王。
见西藏研究 2004年 第二期 布琼--拉萨四大“林”的历史由来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7-31 10:53
102 楼
关键点
驻藏大臣转奏皇上恩准。得到乾隆皇帝的批准后,于1757年4月正式就任摄政之职,直至1777年圆寂,摄政共21年。他成了第一辈达赖喇嘛圆寂而转世灵童未及成年时,由清廷选定之大呼图克图代行达赖喇嘛职权的摄政王。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7-31 13:06
103 楼
这么说,第穆一系由于受清廷支持,成了藏地摄政,由此也深深地陷入了藏地的矛盾漩涡中心。所以说在驻藏大臣监督下的摄政王实施的政策应该有翔实的史料佐证。
假如那时连续铸币两年,应该不存在继续进口尼币的问题了。反过来说,更不会有20多年后的廓尔喀入侵西藏的理由了.......因为尽管1769年,廓尔喀人征服了尼泊尔的玛拉王朝,建立起了沙阿王朝。尚武的廓尔喀人在统一尼泊尔过程中不断征战,领土不断扩张,却没有在当时乘势入侵西藏......原因是他们享有出口本国钱币的最惠待遇,可以自行滥铸以含铜50%的合金币换取白银......
大约在16世纪初,加德满都国王马亨德拉·马拉时期(1560-1570年),西藏地方便开始用清中央王朝所拨付的银锭与廓尔喀所铸的银币相兑换,为此西藏地方与马亨德拉·马拉王朝订立了以白银兑换银币的协约。“尼泊尔政府从这种交易中提取12%的利润,也就是铸币工作的4%和熔入钱币中的廉价合金(特别是铜)的8%。”尼泊尔政府平均每年约赚尼币10万。由于铸造银币如此有利可图,到18世纪上半叶,当权的廓尔喀王公们对银币进行了大量的掺假,掺假最多时掺了近一半的铜,使西藏方面极为不满。廓尔喀统治者将铸了大批刻有其首领头像的含铜量较高的新银币运入西藏,与原来铸造的银币上只有佛像和宗教标志的旧银币同时通用,在西藏引起混乱。因此银币兑换遭到西藏方面的拒绝,且久拖未决。
关于廓尔喀兵入侵西藏的原因,木蛇年(公元1785年),廓尔喀王和大臣挑衅,多次上书西藏地方政府禁止流通过去掺假的章卡,西藏地方政府却置之不理,现在西藏却禁止纯银新章卡流通;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7-31 13:27
104 楼
难道这一时期,因为乾隆帝被大小金川所扰,无暇顾及。
一七五八年(乾隆二十三年)攻掠小金川及革布什扎土司, 四川总督开泰下令劝阻,但郎卡仍“侵邻境不已”①。一七六六年(乾隆三十 一年),清政府命四川总督阿尔泰征调与大金川土司邻近的“九土司”②之兵 进行会剿。阿尔泰希图息事宁人,从中调解;且许郎卡与绰斯甲布土司“结 姻”,郎卡又以 其女嫁给小金川泽旺之子僧格桑为妻。这样便使“有夙怨, 不甚联络”的大小金川,反而因“姻党联结”,互相联合起来,其“附近十 八家土司推两金川为雄长”③ 。一七七一年(乾隆三十六年),莎罗奔之孙索 诺木诱杀革布什扎上司,小金川僧格桑亦再攻鄂克什及明正土司,并公然与 清政府所派援军作战。阿尔泰率军进剿,按兵打箭炉半载不进。乾隆将阿尔 泰赐死,命大学士温福由云南赴四川督师,以尚书桂林代阿尔泰为四川总督, 再度率兵进讨。
① 魏源:《圣武记》卷七《乾隆再定金川土司记》。
②“九土司”,据赵翼:《皇朝武功纪盛》卷四载:绰斯甲布、革布什扎、巴旺、布拉克底、丹坎、鄂克什、 工噶、梭磨、卓可采。
③ 李心衡:《金川琐记》,见《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八帙,第一册。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7-31 13:34
105 楼
有一部关于尼藏关系的《钦定廓尔喀纪略(西藏历史汉文文献丛刊)》,值得一读。
《钦定廓尔喀纪略》为清方略馆编纂,是继《钦定巴勒布纪略》一书之后,又一部记述廓尔喀侵藏战事的官书。其书汇集了乾隆五十六年八月至乾隆五十八年十月的奏章上谕,记述了廓尔喀二次入侵后藏及清政府派兵击退入侵者的全过程,和处理藏政的善后事宜。是书资料详备,记述精确,史料价值极高,与《钦定巴勒布纪略》一书叙事相连,堪称古代最详尽的反侵略战争的姐妹篇史籍。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7-31 13:41
106 楼
以史为鉴
为防止准噶尔军再次侵扰和西藏统治集团的内争,1728年雍正皇帝下令把七世达赖喇嘛移到四川泰宁的惠远庙居住,还命七世达赖喇嘛之父索南达结进京,封他为“辅国公”,以防止他干预藏政,这是达赖喇嘛的亲属受中央封以爵位的开始。直到1735年准噶尔部的威胁解除,雍正皇帝派副都统福寿和章嘉国师若必多吉护送达赖喇嘛返回拉萨。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7-31 13:42
107 楼
清朝还于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在拉萨设立了驻藏办事大臣衙门,直接监督地方政权,留驻藏清军二千人,归驻藏大臣指挥。通常驻藏大臣为两人,一为办事大臣,一为帮办大臣,一方面可以商议办事,另一方面分别替换,始终保持有一个比较熟悉情况的大臣住在西藏。
事实证明,如果没有驻藏兵力,驻藏大臣等文员根本无法在西藏正常履行职责,显示清廷统治威权的存在,甚至本身的安全都无法保证......
[ 此贴被九加五在2010-07-31 13:47重新编辑 ]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7-31 14:03
108 楼
详细资料见
卫藏战争爆发后,清廷即派万余士兵入藏。关于进藏部队的情况,雍正六年(1728年)十一月办理藏务吏部尚书查郎阿等遵旨覆奏:“查陕省进藏兵丁共八千名,此内除留于木鲁乌苏之东蒿沁察罕哈达兵二千名,坐站兵一千八十名,现至藏兵四千九百二十名;四川进藏兵共四千名,此内除留于黎苏齐兵二千名,坐站兵五百名,现至藏兵一千五百名;云南进藏兵三千名,于罗隆宗留兵二千名,叉木多留兵一千名。”(注:《清世宗实录》卷75,第18~19页。)清朝对阿尔布巴之乱后的措施,除了加强驻藏官兵规模之外,还对西藏的政治体制作了一些调整。主要如下:
一是对颇罗鼐的嘉奖。事后雍正帝封颇罗鼐为“贝子”,总理全藏事务。1731年,晋封颇罗鼐为“贝勒”。1740年1月,因颇罗鼐防御准噶尔部来犯有功,乾隆皇帝降旨晋封颇罗鼐为“郡王”,这是清朝对西藏上层的最高封爵。颇罗鼐“遵奉谕旨”,世俗总理西藏地方事务20年,“实心效力”,使西藏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政绩显著。颇罗鼐接受和执行清朝政令,维护统一,清朝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二是鉴于噶伦内讧以及达赖之父干预政事,清朝将七世达赖移往康区泰宁,建惠远庙使其驻禅,又诏达赖之父到北京述职,把达赖权力控制于宗教事务之内。七世达赖奉旨于1728年11月移住康区,直到1735年才返回拉萨。这是清朝实行政教分离政策的成功运用。
三是清朝又采取分而治之政策,下令将打箭炉(康定)、理塘、巴塘等地划归四川管理;将中甸、阿敦子(德钦)、维西等地划归云南管理;将扎什伦布以西至阿里地区交由班禅喇嘛管理,但五世班禅只接受了3个宗(县)的管辖权。
阿尔布巴之乱平定,待局势基本稳定后,留兵2000驻藏,其余奉命内撤。关于事后驻兵西藏事宜,雍正帝曾征求陕西总督岳钟琪等人的意见:“今兵既未能全数到藏,驻藏之兵当作如何数?驻藏统领之人只得迈禄、周瑛耳。”(注:张羽新:《清朝治藏典章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057页,见《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十三册。)雍正六年(1728年)八月十二日,岳钟琪遵旨恭奏:“惟查驻藏官兵数目,臣遵旨酌拟,似应留兵三千名”。又说:“臣复查藏地数年以来收成稍歉,若驻兵太多,其所需口粮食物购买颇难……凡通谆(准)噶尔之各处要隘,颇罗鼐已派遣阿里等处番兵悉力守御。臣愚以为留兵二千,川陕各居其半,可以资弹压。”(注:张羽新:《清朝治藏典章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057页,见《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十三册。)雍正帝基本上采纳了岳氏建议,同意“若多驻兵丁,未免粮谷不敷。”于是谕王大臣等:“著将川陕兵丁各留一千名驻藏,共成二千之数。”(注:《清世宗实录》卷72。)
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
http://www.csscipaper.com/
全文阅读链接:
http://www.csscipaper.com/chinahistory/ming/114940_2.html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7-31 14:16
109 楼
清政府自雍正时期加强对西藏的驻兵,使西藏“数年来安静无事”。乾隆十四年(1749年),为减少开支,将驻藏官兵大部分内撤,仅留百余名护卫驻藏大臣。这时珠尔默特那木札勒(颇罗鼐次子,1747年清朝封卿袭为郡王并执政)反叛的迹象日渐暴露,对此,四川总督策楞不无忧虑的疏奏:现西藏“爪牙不过百名,不特当有事之际实不足资其调遣,即平常无事之时亦恐无以重体统而联声势。”因此“设兵驻防有益于藏地之事为大。”(注:《清高宗实录》卷356。)此后,朝廷不断接到珠氏横行无度的奏报,乾隆深感不安,令军机大臣传谕驻藏大臣拉布敦:“令其于抵藏时,就现在情形,与傅清公同悉心详酌。”(注:《清高宗实录》卷356。)
此时,珠尔默特那木札勒的野心膨胀。他“耗费地方资财”,杀死其兄车布登全家,公开与达赖喇嘛为敌,无视驻藏大臣的权威。他甚至勾结准噶尔部,请求罢撤驻藏清军,阻绝交通,欲杀尽清朝驻藏官兵。1750年,驻藏大臣拉布敦、傅清先发制人,将其诱杀,但两位驻藏大臣也以身殉职,西藏地方陷入混乱之中。
清朝立即派遣四川总督策楞率军入藏平乱。此时,七世达赖喇嘛尽力保护驻藏官员家属,很快控制住了西藏的局势。清廷遂下令停止川军入藏,只派策楞赴藏办理善后事宜。清朝鉴于珠氏之乱,废除了郡王制,授权达赖喇嘛“亲政”,管理西藏地方政府;组建噶厦地方政府,设噶伦四人,三俗一僧,共同协商办理日常事务,遇有重大政务必须请示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噶伦由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举荐,呈报清朝正式任命。此次对西藏行政体制的重大调整,一改以往的政教分离方式,而实行了政教合一的制度。
资料来源同上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7-31 14:27
110 楼
关键点
废除了郡王制,授权达赖喇嘛“亲政”,管理西藏地方政府;组建噶厦地方政府,设噶伦四人,三俗一僧,共同协商办理日常事务,遇有重大政务必须请示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噶伦由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举荐,呈报清朝正式任命。此次对西藏行政体制的重大调整,一改以往的政教分离方式,而实行了政教合一的制度。
“遇有重大政务必须请示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
那么在摄政王的眼里开始西藏铸币一事,是可以不与驻藏大臣协商,是可以对乾隆帝不报或者瞒报的吗?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难以想象......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7-31 14:52
111 楼
乾隆帝深刻地反省了过去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所以敢怀逆志谋反,就是因为西藏“地广、兵强、事权专一”,“噶伦事务于事权极有关系”。所以清政府为一劳永逸之计,决定以此次平乱为契机,改革西藏地方政制,废除郡王独理专擅西藏政务的制度,规定由达赖喇嘛领导噶厦掌管西藏的政务,分权于一僧三俗的四位噶伦手中,这是僧人出任噶伦的开始。噶伦之间地位平等,遇事秉承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的指示,共同处理地方各项事务,不得独断专行。同时由驻藏大臣监督管理。
七世达赖喇嘛掌政不久,在1757年圆寂,清朝派章嘉呼图克图进藏,主持寻访达赖喇嘛转世的事务,同时任命第穆活佛为摄政,代理达赖喇嘛管理西藏事务。这是达赖喇嘛去世到新一辈达赖喇嘛掌政之间由清朝任命一名高僧代行达赖喇嘛职权的摄政制度的开始。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7-31 15:02
112 楼
现在回顾一下。
1、1763年由于廓尔喀为对马拉王朝的战争封销了藏尼贸易的通道,尼币运来的太少,不敷使用,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的摄政王第穆呼图克图下令铸造银币,从此西藏开始有了造币的历史,.......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7-31 15:04
113 楼
图片:
再看第二次铸币
2、1785年与上述相同的原因,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加措下令试铸了背面为“古藏文”“吉祥如意”的银币。此银币是藏币中的珍品。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7-31 15:19
114 楼
1777年第穆活佛去世,清朝派当时在北京雍和宫任堪布的策墨林活佛(策墨林)进藏担任摄政。这种由达赖喇嘛、驻藏大臣、摄政共同掌管政务的体制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1779年清朝迎请六世班禅进京,1780年8月六世班禅抵达热河,参加为乾隆皇帝祝贺七十大寿的活动,然后到北京。10月底六世班禅因病在北京黄寺圆寂。1784年八世达赖喇嘛亲政,1786年团章嘉国师若必多吉去世,清朝召策墨林活佛回京,命济咙呼图克图协助达赖喇嘛办理政务。 1788年发生了廓尔喀侵扰后藏的事件。
按1785年是八世达赖喇嘛亲政的第二年,这是一个非常时期,西藏政府与廓尔喀贸易争端白热化的时期。不是尼币输入的少了,是尼币要求强制输入未果,随时准备打进来的时候......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7-31 15:36
115 楼
史实回顾:
廓尔喀军第一次入侵西藏 ??
关于廓尔喀兵入侵西藏的原因,木蛇年(公元1785年),廓尔喀王和大臣挑衅,多次上书西藏地方政府禁止流通过去掺假的章卡,西藏地方政府却置之不理,现在西藏却禁止纯银新章卡流通;西藏所辖的聂拉木、绒辖、吉隆3个地方过去是阳布城属地。火羊年(公元1787年)六月,红帽喇嘛的仆人噶玛却金为向导,带领廓尔喀兵突然入侵西藏管辖的聂拉木、绒辖、吉隆等边界地区,几位宗本奋力抵抗,终因装备和人数悬寡未能阻止,吉隆代理宗本热布隆巴被敌人抓去。两位驻藏大臣火速将廓尔喀入侵西藏的事上奏皇帝......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7-31 16:36
116 楼
图片:
图片:
1785年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刚刚亲政不久的八世达赖喇嘛,遇上这样蛮横的廓尔喀,唯有焦头烂额的份。竟会在驻藏大臣的眼皮底下下令自铸银币,驻藏大臣且无奏报。是不是很荒唐?
请原谅在下的孤陋寡闻!如果有哪位老师能够提供这方面的史实资料,如制造时间、铸造地点,主持铸造人员等......在下在此先行谢过了!在没有确切史料佐证时,在下只能将存世的这枚银币看成是无凭无据的代考品。
作为银币复制品的金币,结果怎样?相信大家已经心如明镜。前述的图片比较附后,提出的问题重新小结:
从这两枚钱币本身看,雕刻手法和工艺技术好像没有可比之处
1.线条造型的手法和雕刻的力度把握;
2.文字书写的特征,起笔顿挫的方法;
3.打制工艺或者冲制方法的特征......
下面就藏币中出现的文字作一比较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1 08:01
117 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比较这些钱币的文字特征,我们会发现,越是早期的钱币,文字图案越是中规中矩,修饰描摹的痕迹越强,一方面反映了设计、雕刻工作的认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技艺的不成熟,而随着工作量的加大,不断的重复,进而达到灵动自如的娴熟境界。这一点体现在任何铸币中,为此说是共同点。
我们观察、分析这些存在于钱币表面的信息,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有规律可循的辨识体系。不知道这样讲是否符合一般技艺劳动的普遍性,如果大家能够认同这一点,把它作为一项专业的辨识基础,下面的分析才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打制银币的工艺特征
[ 此贴被九加五在2010-08-01 08:24重新编辑 ]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1 08:54
118 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比较这些钱币的打制特征,我们会发现,越是早期的钱币,其片型越是规范,片型的加工痕迹越强,一方面反映了对钱坯加工要求,同时说明检验环节的负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打制技术的不成熟,而随着生产量的提高,逐渐变得宽松,加工要求随之放松,片型及打制工艺变得粗放。这一点与其他铸币生产相应,为此亦是共同点。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
版主
本站身份:
VIP会员
发表主题:
610
论坛精华:
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8970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5-04-13
2010-08-01 09:03
119 楼
这些钱币上的文字显现一个共同点,因为文字是平面的,雕刻模具时仅对文字的纵深或者挺拔着力,也就形成了打制币文字出现的无量顶平面,这是可以从文字顶面的自然挤出量形成的弧度加以判断的......
«
3
4
5
6
7
8
9
»
Pages: ( 6/9 total )
快速跳至
>> 网站建设
|- 安全支付
|- 建议意见
|- 各类申请
|- 管理团队
>> 专业讨论
|- 独家访谈
|- 历代古钱
|- 机制银币
|- 中国铜元
|- 历代纸钞
|- 银锭研究
|- 铜镜鉴赏
|- 徽章铜章
|- 人民币区
|- 外国货币
|- 邮票磁卡
|- 古玩杂项
|- 花钱栏目
>> 特色论坛
|- 市场行情
|- 泉言小語
|- 代用币区
|- 吉林铜元
|- 川陕货币
|- 评级鉴定
|- 江南银币
|- 四川银币
|- 四川铜元
|- 麦老学堂
|- 东三省毫
|- 机制方孔
|- 大头小头
|- 西域钱币
|- 马兰专区
|- 原创擂台
|- 聚会写真
|- 眼力学习
|- 收藏资料
|- 纠纷调解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
本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网站联系电话:
13091388252
完美
纵横拍卖
纵横客服
纵横送拍
钱币纵横【www.coin007.com】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冀ICP备080015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