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短线漏"呢....则是另一套套路了. 要捡短线漏, 基本上有几种时机可以掌握:
(一) 卖家对於手上的泉品不能精确掌握其当前市场行情时. 也就是说, 这得靠别人漏卖, "漏" 才会在我们面前出现. 在国内外, 常见的现象, 就是币商们不懂手上外国泉品的行情, 或者是非专营钱币的骨董商, 将自己的好东西当廉价品出售. 只是这样的现象, 在资讯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 此般机会已经愈来愈不容易出现. 当然, 另一方面, 我们想捡漏, 首先, 当置身在无边无涯的泉海时, 也得有认识"漏"的能力. 要认识"漏", 就意味著您必须对至少某个地理范围或时间跨度的泉品认识足够广泛: 举凡其发行国家地区, 年份, 版式, 厂记, 近期行情动态, 现实存世情况有一定程度地掌握. 要不然, 香纯白酒斟在面前, 我们大概也只能当它是白开水而忽略了.
(二) 对品相的精确认知. 这点看似容易, 但其实却也是"漏"最常发生之所在. 打个比方, 现在许多人还是认為老钱币, 光不闪眼, 品不行; 币面上有天生碰嗑, 判死刑; 抑或是稍有弱打, 淘汰出局等.....但这些, 正是咱们捡漏的好时机. 对钱币, 我们还是别忘记, 它们出造币厂的主要目的乃是為了民眾日常使用, 而非供作册子裡的收藏品; 因此, 无伤大雅的缺陷, 是应该被包容的. 您想要完美品, 或MS-65以上的漏, 试问, 到了这般品相, 难道卖家就看不出来了吗??
(三) 不同的进出渠道. 说到这点, 乃是假设您购进的东西会在一段时间后被您售出套利. 常见的模式, 就是在钱币展销会, 或者网站裡以低价购入泉品, 然后将它们送到更好市况的管道售出. 其中, 将泉品送至拍卖会, 或是出让给正在寻寻觅觅的藏友, 都是一般所见的情况.
钱币收藏, 自己总常说, 手上"有多好的东西"(或者说, "有市价多高的东西"), 并非是收藏者钱币功底的展现; 仔细想想, 这不就是一项兴趣嗜好嘛, 充满了主观性: 一枚三万美元的泉品之於您, 与一枚一千美元的钱币之於我, 其所带来的满足感可能差异并不大. 如此说来, 具体指标在何处呢? 依自己的拙见, 还是以為: 您手上藏品的购藏价似乎更能展现您在泉海悠游的造诣如何. [以小搏大, 方显真本领], 您以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