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拍卖] 9月20.纵横秋季百万拍卖会F [纵横拍卖] 9月25日,老藏家秋季百万专场E [纵横拍卖] 12月22日纵横冬季百万拍卖会B [纵横拍卖] 百项钱币130场,12月25日圣诞节开拍
2024年06月14日
 
 
 
本页主题: 《百年铜元》之清末铜元厂分布变迁图 人气:1820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何安 [离]




论坛等级:贵宾
本站身份:永久会员
发表主题:66
论坛精华:49
发表回帖:149
可用积分:3304
注册时间:2008-09-30
最后登录:2024-02-22
2012-03-30 23:1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楼 主]

《百年铜元》之清末铜元厂分布变迁图

描述:图1: 清光绪三十一年五月的全国各省铜元厂分布示意图
图片:


描述:图2: 清光绪三十二年底的全国各省铜元厂分布示意图
图片:


描述:图3: 清宣统二年四月后的全国各省铜元厂分布示意图
图片:



《百年铜元》之清末铜元厂分布变迁图
 

      自广东始制铜元,初期绩效良好,后清廷命沿江沿海各督抚仿办,于是各省纷纷仿效筹办开厂,自此各省滥造铜元的混乱情形逐年加剧,在光绪三十一年间产量达到最顶点,于是清廷采取一系列的整顿政策与行动,笔者参考了清代档案数据,分析归纳以下几项步骤:

      首先,光绪三十一年五月初户部造币总厂完成后,为统一币制形式,逐步收回造币权做准备。此时全国开制铜元已有十七省(不含西藏),设局多至二十处。故户部于五月二十六日,下令限制各省增设新厂生产铜元,未造铜元各处,不得援例设局,【图1】为当时全国各省铜元厂的分布示意图。

      其次,光绪三十一年十月,财政处与户部会同下令限制各省铜元产量,并且要求各省现有之厂,不得沿用旧名,应统名户部造币分厂,钱币须冠以某省字样,以资区别。此外,还要求现用各种旧模一律即行停废,均以户部颁发之祖模制造。

        再次,光绪三十二年七月起,裁并各省造币分厂为九处(不含吉林、新疆、西藏),名义上皆归户部统辖,此时全国各厂的铜元分布请参照【图2】。同年九月,清政府将户部改组成度支部,并将财政处归属度支部,各厂原冠以的户部之名也随即改为度支部。

      第四,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度支部为整顿圜法,统一币制,推出统一整顿章程十六条,详细规范产量、营销、流通、币式、成分、资产、账册、余利、薪酬、火耗等管理要项,实质掌握各分厂的日常运行,此时各分厂皆须改名为“度支部造币某(地方简称)厂”,使中央控制范围进一步扩大,各地铜元局厂的管理更趋划一。

      第五,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内阁奉上谕下令各省停造铜元,其后虽有各省总督、巡抚力争,但仅同意将库存的材料用完以偿还洋商的欠债,待材料消耗完毕,即行停产。

      第六,宣统二年四月,度支部再度大刀阔斧裁撤直隶、河南与福建等分厂,考虑国土幅员辽阔,仅将汉口(武昌)、广州、成都、云南、江宁与奉天等六处改为分厂,统归天津总厂管理,存在的地方六厂再度更名为“度支部某某(城市或省名)造币分厂”,并于五月派遣各分厂总帮办(厂长),此时的各地分厂已完全变成总厂所直接管理的分厂,与各省诸侯无关了,请参照【图3】当时各地的铜元厂分布示意图。

      第七,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进一步将造币权统一于中央,颁布《币制则例》,除规定国币外,还规范了银毫、镍币与铜元等各辅币。
从此以后,清廷完全从“地方诸侯”中收回造币权,全国造币厂皆属于度支部总厂管辖,统一币制推行国币,为清代铜元的“天下大势”画上了“分久必合”的句号。
顶端
何安 [离]




论坛等级:贵宾
本站身份:永久会员
发表主题:66
论坛精华:49
发表回帖:149
可用积分:3304
注册时间:2008-09-30
最后登录:2024-02-22
2012-03-30 23:19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1 楼

敝人读书喜欢神游历史地理,曾参考了清光绪三十四年时的地图,请沁园兄绘制了清末铜元厂变迁图,奈何地图制作须审核,最后在《百年铜元》出版前将其全部拿掉,此乃一大憾事也!


[ 此贴被何安在2012-03-30 23:26重新编辑 ]
顶端
迷中迷 [离]




论坛等级:贵宾
本站身份:永久会员
发表主题:229
论坛精华:63
发表回帖:749
可用积分:11782
注册时间:2008-10-10
最后登录:2018-01-18
2012-03-31 00:4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2 楼

图片:


图片:


图片:


何兄好研究。

今年對天津三局比較有興趣,補充一下。

在【造幣總廠】這本書上,"北洋銀元局"在光緒三十二年四月改"直隸戶部造幣北分廠",次年三月改"度支部造幣津廠"。

第一張照片(不是明信片或截圖)是今年最大收獲之一。
顶端
沁园 [离]




论坛等级:贵宾
本站身份:永久会员
发表主题:179
论坛精华:13
发表回帖:2179
可用积分:24581
注册时间:2008-06-05
最后登录:2023-06-01
拥有本站:个人店铺
2012-03-31 08:05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3 楼

是好照片實物
顶端
何安 [离]




论坛等级:贵宾
本站身份:永久会员
发表主题:66
论坛精华:49
发表回帖:149
可用积分:3304
注册时间:2008-09-30
最后登录:2024-02-22
2012-03-31 08:2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4 楼

孙兄您好,谢谢您。小弟近日在网上也收集了各地的造币厂资料,未来有时间整理出来,再烦请孙兄指导。
顶端
frank [离]




论坛等级:贵宾
本站身份:永久会员
发表主题:170
论坛精华:48
发表回帖:945
可用积分:12095
注册时间:2008-05-27
最后登录:2014-09-02
2012-04-01 12:58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5 楼

一 )中國幅員辽闊.加上山川阻隔.交通不便.清末在各主要省份設立造幣廠.是合乎当時的需要.同樣的美囯也有丹佛廠.舊金山廠.費城廠....等造幣廠.而其中張之洞及端方主政下的湖北省.是中囯最大的銅元制造基地.每年從銅元獲利数百万兩銀子.於是引起各省競相設廠.大量发行銅元.造成銅元的氾濫.形成通貨膨脹.以致銀幣一元(七錢二分)与十文銅幣的兌換比率由光緒28年的1:90升到光緒34年的1:123左右.清政府为杜絕此患.避免銅元供过於求.乃將部份銅元局裁撤或合併.

而留存下來的各省造幣廠到了民囯時期.仍继续在生產.如廣東造幣廠/南京造幣廠/成都造幣廠/昆明造幣廠/武昌造幣廠等都有鋳幣紀錄.唯独奉天造幣廠(后來改為瀋陽造幣廠)直到民囯18年才鋳造"東三省一分"銅元.

二)"革命"一辞.是將敵人的命給革掉.而歷朝歷代美其名所謂的"幣制改革".其实是在革掉你口袋中的錢.政府明目張胆的去掠奪民間的財富.让財富重分配.以清末发行的銅元為例.一枚十文銅元.兌換制錢十枚.就重量言.十文銅元的重量也不过是十個制錢的1/5.如果你口袋有100個制錢.只能換到10枚十文銅元.

民囯38年囯民政府退守台湾.也搞幣制改革.发行新台幣.才使用3年多的旧台幣4万元.只能兌換1元新台幣.很多人好不容易存了100万元旧台幣.卻只能換得25元新台幣.老百姓欲哭无淚.只能对著天高喊"天理何在啊"?

以上兩例.擺明的都是政府在掠奪民間財富.


[ 此贴被frank在2012-04-04 11:17重新编辑 ]
顶端
何安 [离]




论坛等级:贵宾
本站身份:永久会员
发表主题:66
论坛精华:49
发表回帖:149
可用积分:3304
注册时间:2008-09-30
最后登录:2024-02-22
2012-04-01 13:09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6 楼

王兄说得好。古人云:“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币制改革不就是,公权力主导的“财富重新分配”。
顶端
frank [离]




论坛等级:贵宾
本站身份:永久会员
发表主题:170
论坛精华:48
发表回帖:945
可用积分:12095
注册时间:2008-05-27
最后登录:2014-09-02
2012-04-01 22:1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7 楼

清末.由各省鋳造銀元及銅元一事.基本方向是正確的.因为要与世界接軌.勢必要在通貨上作変革.若仍继续使用銀錠及制錢是極其落伍的現象.跟不上世界的潮流.但幣制改革.会对市井小民造成巨大的衝擊.因此.在銅元与制錢的兌換比率要力求公平.其次.对铸幣量要能控制得宜.若发行的通貨过濫.勢必会造成通貨膨脹.倒楣的還是升斗小民.

銅元鼓鋳是從各省開始.中央政府並不限制鋳額.各省为追求銅元余利.而盲目鑄造.滾滾白銀作为余利流入督撫手中.因兌換比率不公平.各省銅元鋳造獲利如下:
江寧五年余利白銀----3013166兩.
浙江四年余利白銀----2292130兩
湖南五年余利白銀----1261427兩
湖北五年余利白銀----8411252兩

這在当時.都是一筆很可覌的數字.換算成現在的人民幣.几乎是天文數字.后來裁撤及合併部份銅元局.度支部(財政部)除对各省銅元鋳額作限制外.同時中央也成立造幣總局.等於是有意將"铸幣權"逐步收歸中央.這中間也有中央与地方爭權的味道.


[ 此贴被frank在2012-04-04 11:21重新编辑 ]
顶端
何安 [离]




论坛等级:贵宾
本站身份:永久会员
发表主题:66
论坛精华:49
发表回帖:149
可用积分:3304
注册时间:2008-09-30
最后登录:2024-02-22
2012-04-01 23:20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8 楼

图片:


图片:


王兄好研究!  “造铜元赚银两”,小弟也上个当时使用的五十两银锭,以为呼应。
顶端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 本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网站联系电话:1309138825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完美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拍卖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送拍
钱币纵横【www.coin007.com】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冀ICP备080015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