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 他们认为大夏之地号称吐火罗, 但根据古典作家们的记述, 原来的大夏土著居民并非吐火罗人.公元1 世纪初, 斯特拉波在其《地理学》一书中说: `最有名的游牧人就是那些从希腊人手中夺得大夏的阿息人、吐火罗人和萨迪劳卡伊人.他们从罩远的药杀水畔前来, 逼近萨伽和萨伽人早已占据的索格底亚那'.彭沛乌斯·特罗古斯也说, `塞种萨劳卡伊部 (即萨迎劳卡伊) 与阿息部夺得了大夏与索格底亚那', `阿息人成了吐火罗的国王, 而萨劳卡伊人则败亡了'.可见, 吐火罗人并非原大夏居民, 而是公元前2 世纪时侵入大夏的游牧人民.据普林尼说, 吐火罗人本来住在更东方, 即相当於今日喀什一带地区.所以, 古典作家们所讲的吐火罗人显然是指中国古籍中的大月氏人, 阿息人可能即其王族, 而被大月氏人驱逐出来的塞人则是大夏的原有居民.
再次, 他们认为玄类《大唐西域记》中关於睹货罗故国的记述, 是个有力的佐证.该书第十二卷中谈到, 自萨旦那国 (我国新疆和田) 向东`行四百余里, 至睹货罗故国, 国久空旷城皆荒芜'.这是玄奘返回大唐时途经之地.而玄奘赴印途中在大夏境内也经过名为睹货罗国的故地, 事见该书第一卷.睹货罗故国和睹货罗国故地二者相距遥远, 之间有何联系, 玄奘未曾述及.但学者据此研究, 认为吐火罗人最初本居於喀什南部, 即玄奘所言之睹货罗故国;继而向东迁徙, 是为月氏人.后来, 月氏人又迁徒到大夏, 并在此定居, 於是大夏地区也就被加以吐火罗之名, 亦即玄奘所言之睹货罗国故地.有的学者看法稍有不同, 认为吐火罗人即月氏人, 喀什南部的睹货罗人则是向南遁去的小月氏人.
美国学者麦高文在其《中亚古国史》一书中赞同上说, 但不同意把大月氏人的语言说成是吐火罗语.他说: `就现时保留下来的月氏语中极少的几个字而观, 月氏语显然具有东伊兰悟的性质, 而非吐火罗语'.我国学者王治来在《中亚史》第一卷中也倾向於认为大月氏人即吐火罗人.
但是, 此说也有不少疏漏之处, 不仅其内容意见分歧颇大, 而且持反对意见者亦为数不少.
有的学者认为, 吐火罗人和月氏人原系两种不同的人民, 前者本居於喀什前部, 后者本居於喀什东部.但当月氏为匈奴所败后, 经过吐火罗人之地而迁入伊犁河流域.这时, 吐火罗人因气候干燥, 又因受着匈奴的欺迫, 便与月氏人一道西迁.吐火罗人与月氏人於是渐渐融合, 其时间大概是在他们共同占据伊犁河流域等地后不久.
也有学者认为, 吐火罗人和月氏人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民, 吐火罗人即原居喀什南部的睹货罗人, 他们先月氏而征服大夏.将希腊人逐出大夏的就是他们.但不久月氏人也来了, 月氏人即相当於斯特拉波和特罗古斯所说的阿息人, 於是吐火罗人又被月氏所征服, 但他们仍继续留居於大夏.
此外, 也有学者主张月氏人属通古斯族, 或西藏族;或突厥族, 或与匈奴同族.苏联社会科学院编写的《世界通史》第二卷则说, `大夏的征服者月氏显然是马萨革泰游牧部落联盟'.而王治来认为, 其说是`海外奇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