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水之阳
[离]
论坛等级:贵宾
本站身份:永久会员
发表主题:67
论坛精华:6
发表回帖:232
可用积分:3197
注册时间:2008-06-04
最后登录:2017-03-17
|
一次购得三百“吉” 在此给泉界同仁拜年!祝大家虎年大吉!虎年多吉
本帖被 泉眼 执行加亮操作(2010-02-17)
一次购得三百“吉” 沈水之阳 以此文给泉界同仁拜年!祝大家虎年大吉!虎年多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沈阳南湖公园古玩市场鼎盛时期,也是东三省古玩、钱币聚集的重要场所。一次逛市场的时候,有位小店主新到几串刚出土的光绪钱,硬要推销给我,碍于熟人的面子就收下了,共300枚,用人民币60元。由于钱脏锈大,拿回家后就塞到柜子下边,这一放就是二十多年。近期在清理杂物时又看到了它,仔细看竟是“宝吉”局铸钱,再细看全部都是“宝吉”局,这才使我兴奋不已,立即进行清洗整理。大体情况如下:此批钱共300枚,经清理损耗余286枚,其中特大型者(直径23.6毫米左右)7枚; 大型者(直径22.2毫米左右)42枚;中型者(直径21.6毫米左右)216枚;小型者(直径20毫米左右)21枚。重量最重者4克;重量最轻者2.4克,穿孔最大者6.2毫米;穿孔最小者4.5毫米,另外在满汉文中也有多种版别。此批钱生坑灰绿锈,钱体尚好,磨损程度轻微,看来是宝吉钱局铸出流通不久就入土埋藏了。 吉林位于松花江中游,旧称船厂,原名吉林乌拉,满语为“沿江”之意。吉林作为中国东北近代最早的军事工业基地来说,可以追溯到吉林设治之前。其最初是以建造战船开始的,因此以“船厂”得名。据《柳边纪略》所载:“永乐年间,发将卒数千造船,将以开边”,以满足水上运输,通讯联络和巡边的需要。明永乐七年(1409年),明朝政府于黑龙江口特林地方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同年闰四月,在吉林市郊阿什哈达松花江畔开设造船厂造船。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将刘清受委曾先后三次到郊阿什哈达造船厂督军造船。这一史实不但在《柳边纪略》有记载,而且还镌刻在临江绝壁上,这就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吉林历史遗迹之一——吉林市郊江南乡阿什哈达摩崖刻石。 吉林近代军事工业是在明代的造船厂、火药局的基础上,于光绪七年(1881年)创建机器制造局,从此东北地区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基地诞生了。吉林自铸铜钱,也应从光绪初年说起,由于推行实边政策,吉林地方人口日增,商事日繁,市面银钱短缺状况越来越严重,光绪十年(1885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吉林将军希元,“以济现钱之缺”为由奏请清廷在机器局铸造厂平银币后,仍感不能缓解圜法之穷,于是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四月初十日,又奏请设炉铸钱,奉到朱批“准其试行铸造”。因当时吉林地方不出产铜、铅,所需原料需从外地购入,所以成本增加,“每铸制钱一吊,须赔费三百数十文”。尽管如此,当地绅商也“情愿于七厘货捐外,另抽四厘货捐,以资贴补”。同年利用吉林城迎恩门内的一处废置不用之官铁匠炉,以商捐官办的形式创办吉林宝吉钱局(简称宝吉局)。宝吉局共设炉四座,名为元炉、亨炉、利炉、贞炉。四炉年鼓铸8至9万吊,每炉日产90吊。 关于制钱的重量,清政府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正月曾有明确规定:“嗣后,每钱一文,均以重一钱为率,京局及各省一律照办,不得稍有参差”。对此,吉林将军希元向清廷陈述了吉林的特殊情况:“据称地方边陲,购运铜斤,资本较巨,工费亦昂,铸钱分两若重,不但赔本益多。而且,易起私销之弊,自应因地制宜。拟照康熙年间最小制钱,每文八分重章程试行铸造,使私毁者无利可图,不禁自止”。这一要求得到清廷的批准。所以,宝吉钱局铸制钱每文仅重八分。正面文字顺读“光绪通宝”,背面穿左右分列满文“宝吉”二字(见图)。当时吉林的制钱以五十文为陌,十陌为吊,称为中钱。吉林设宝吉局鼓铸制钱后,现钱缺乏情况有所缓解,但仍是“缓不济急”,加之减重甚多,因而流通不畅。光绪十五年(1889年),长顺任吉林将军,又增设炉座及工料,并派人赴上海购运机器,因此宝吉钱局进一步扩充,产量大增,使吉林多年的钱荒有所好转。 光绪十六年(1890年)三月,吉林城发生大火,由牛马行桥南城隍庙左右延及将军署,这一带官衙、民房全部被烧毁。市景因而萧条,宝吉局裁撤二炉;光绪十九年(1893年)又裁撤一炉仅剩一炉,“年仅铸钱一二万吊”。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宝吉局兼铸铜元,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在《吉省宝吉局归并银元局搭铸铜元折》中称:“……开办后,每年仅铸钱一二十万吊,市面不敷周转,且铸钱一千即赔钱三四千文,以四厘捐弥补外累,仍复不赀,屡经设法整顿,因人工太贵,苦无善策。春间据署吉林度支司陈玉麟,详请将该局裁并银元局,搭铸铜元,以节糜费,而便商民……”。随后,宝吉局裁撤归并银元局,吉林铜币进入了机器生产阶段。 吉林地处边陲,设局铸钱后知之者甚少,以至于许多泉家、泉谱都把宝吉局铸钱视为“宝蓟”(直隶蓟州局),殊不知直隶蓟州局于咸丰年间撤局停铸后再没有铸钱。宝吉钱局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设炉铸钱,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停铸,共存在二十一年时间,期间不但铸量小,时铸时停,而且流通区域狭窄,主要流通与东北地区,加之多年的销毁流失,目前在清钱中已是比较少见的品种之一,在关内更是难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