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拍卖] 『8月30日.纵横秋拍精品Y场』 [纵横拍卖] 8月30日.纵横秋季百万专场w [纵横拍卖] 9月20.纵横秋季百万拍卖会F [纵横拍卖] 9月25日,老藏家秋季百万专场E
2024年11月27日
 
 
 
本页主题: 西域物质文化面貌与民俗传统(3) 人气:8164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7249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4-11-25
2009-09-07 06:21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楼 主]

西域物质文化面貌与民俗传统(3)

转帖:
第六章西域物质文化面貌与民俗传统

六、西域物质文化面貌与民俗传统


(一)丰富多彩的西域服饰

1.衣着与佩饰

"衣"字在古代除了统指身上穿的衣服,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衣专指上衣,而广义的衣则包括一切蔽体的东西。下面我们就按照衣的最广义,依次介绍西域的头衣、上衣、下衣、足衣;而后谈谈古代西域人的佩饰和衣着质料。

(1)头衣

头衣又称元服。元的本义是头,例如《佐传》僖公三十三年,"(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因此元服跟头衣的字面的意思完全相同。由于中原与西域民族不同,衣着装扮也存在差异。留全发、戴冠、巾,是中原地区典型的装束,而西域居民则以披发、被发、祝(断)发为常,因为祝发,所以"发短",这跟中原地区"肌肤毛发受之父母",因此一点不敢损伤的观念相距甚远。下面我们就西域地区通行的头衣(包括发式)作一概述。

辫发

古代西域,山高林密,水草丰盈,是古代游牧民族或部落跃马纷争,纵横驰骋的广阔疆场。由于该地位居中亚细亚东部,远离海洋,夏季干燥、冬季寒冷。因而,当地居民普遍流行辫发之俗,这一点现存考古资料足资证实。

考古工作者在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若羌县罗布泊西北岸的古墓葬内出土了一些距今3800年前后的木制或石制的女俑,其头饰为长发梳辫,垂落颈后。类似的文化现象在距今2700--2000年的吐鲁番县阿拉沟卵石墓葬遗址内也曾出现。墓主人们留着长发,分为两半,每一半梳成三至五根小辫子,尔后再合股编成左右两根大辫子,将这两根大辫子交结于脑后,插上骨簪或木簪使之固定,然后罩上一个编结十分精巧的丝质发套。由此可以判定早在公元前8世纪,西域原始居民已有辫发之俗。种种迹象表明,西域远古居民的辫发与北方游牧民族的辫发同属于一种文化内涵。甚至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讲,北方游牧民族深受西域辫发之俗影响。下面,我们对此稍事论述。

1924年,前苏联考古学家柯兹洛夫等人在蒙古色楞格河上游诺颜山的草丛斜坡上掘出匈奴古墓221座。古墓中留下黑色粗细发辫,其中有一根发辫上面还扎着红绳。另一墓室中竞发现发辫17条之多。耶兹认为,所遗诸辫,当为殡仪遗迹。其实,并非尽然。那么,匈奴人是否辫发?据《汉书·李陵传》云:"卫律、李陵持牛酒劳汉使,博饮,两人皆胡服椎结。""椎结",据颜师古注曰:"结读如髻,一撮之髻,其形如椎。"然而,《淮南子·齐俗训》却说:"胡貉匈奴之国,纵体拖发,箕踞反言。"这里"椎髻"与"拖发"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孙机先生考证认为"椎髻"应是一种单个的,像一把锤子一样拖在脑后的小髻,故而就其髻形而言的"椎髻",若就脑后拖垂而言,是为"拖发"。林干先生则认为"拖发"就是"披发",这似乎与《周书·突厥传》所载:"突厥,其俗披发左衽,犹古之匈奴也"相合。那么,"披发"与"辫发"又有什么必然之联系呢?我们可先从文献上对此略事追溯。匈奴之前身即春秋前后的"猃狁"、"山戎"。古时他们早有辫发之俗。孙子曾因对齐国宰相管仲的"尊王攘夷"说表示同情而透露出这样的话:"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何谓"被发"?南朝梁人皇侃曾解释说:"被发,不结也。礼,男女及时,则结发于首,加冠笄为饰;戎狄无此礼,但编发被之体后也。"可见,"被发"或"编发"古可通指。清人刘宝楠《论语正义宪问章注》中说山戎"编发"。"编"古读"辫"义亦通。如《汉书·终军传》"解辫发,削平衽"。颜师古注:"编,读日辫。"关于"被发"的训释,日本考古学家原田淑人根据许多带图像的资料观察指出,在唐代和五代有关突厥的某些史文中,"披发"是指披在背上的许多发辫。于此可见,"披发"、"被发"、"编发"通指"辫发"。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7249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4-11-25
2009-09-07 06:2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1 楼

文献和考古材料同样留下了鲜卑人和乌桓人的发式特征。《后汉书·乌桓传》:"其俗......父子男女相对踞蹲,以髡发为轻便;妇女出嫁时,乃养发分为髻。"所谓"髡头"是把周沿剃光,头顶留下髻或辫。已故学者程溯洛先生考证认为:"拓跋鲜卑在未建国统一北方以前,俗尚辫发。"髡头是否就是指辫发?我们爬梳钩沉史料后发现,鲜卑亦非例外。《南齐书·魏虏传》有载:"鲜卑被发左衽故呼为索头。"由此判定,辫发的鲜卑人被称为"索头"。若再从晋墓壁画上看,拓跋鲜卑人的确留着辫发。

吐蕃人的发饰,北宋人王溥在《唐会要》卷97吐蕃条记载道:"大中三年(849年)七月,河陇耆老率长幼干余人赴阙下,上御延庆楼观之,莫不欢呼作舞,更相解辫,争冠带于康衢。"试想,吐蕃人如果不辫发,又为何解辫?而毗邻吐蕃的白兰国"妇人以金花为首饰,辫发萦后,缀以珠贝"。位居吐蕃西南之悉立国"妇人以辫发著短褐为主"。考古发掘材料对于我们揭示吐蕃民族的发式大有裨益。1959、1973、1974年新疆博物馆先后三次派员清理米兰(myi--rang)古城,发现墓葬主人为单辫或双辫。

突厥也有辫发之俗,这也为史料所证实。《北史·突厥传》:"其俗被发左衽、穹庐毡帐,随水草迁徙,以畜牧射猎为事,食肉饮酪,身衣裘褐。"《新唐书·太宗诸子传》也载:"常山王承乾好讲突厥语及穿突厥服装,选容貌类似突厥的人,叫他们穿上羊裘,辫发,五人组成一落。"唐代高僧玄奘在西行求法中曾目击突厥人围猎场面,记下了突厥人的衣饰特征。"可汗身著绿绫袍,露发,以一丈许帛练裹额垂后,达官二百余人皆锦袍编发围绕左右"。辫发,突厥语表示为yapusmgq,考古工作者在新疆昭苏小洪海突厥石人像中发现其头发辫披于后,此为证。

至于蒙古人的辫发,史不绝载。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赵珙奉命经河北赴蒙古军前议事,亲睹蒙古习俗而成《蒙鞑备录》一书。其中记曰:"上自成吉思汗,下及国人,皆剃婆焦。如中国小儿,留三搭头在卤(音信,指头会脑盖)门者;稍长,则剪之。在两下者总小角垂于肩上。"南宋人郑思肖在其《心史·大义略叙》中对此也有解释:"三搭者,五不剃去顶上一弯头发,留当前发,翦短散垂;却析两旁发,绾两髻,悬加左右衣袄上,日'不狼儿',言左右垂髻,碍于回视,不能狼顾,或合辫为一,直拖垂衣背。"13世纪初李志常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记述道:"男子结发垂两耳",妇女"被发樵髻"。

由以上史料足以说明,蒙古人也风行辫发之俗,只是与上述几个民族辫发的形式略有不同而已。

古代西域诸国的断发

"剪发"、"断发"与"辫发"相比,两者属于完全不同的发式,西域诸国和部族盛行这种发式。《晋书·四夷传》云:龟兹"男女剪发垂项";《旧唐书·西戎传》也说:龟兹国"男女皆剪发,垂与项齐,唯王不剪发"。龟兹男女"剪发齐项"的特征有形象资料为证。克孜尔石窟104号窟左右甬道壁上所画的龟兹供养人都披发垂项,与文献中"男女皆剪发垂与项齐"以及"俗断发齐项"的记载相一致,甚至连龟兹石窟内"马王本生"、"商王本生"中的商人都是剪发。而克孜尔新1号窟左甬道左壁残留一身龟兹供养人像以锦巾包覆头发,这与文献中"其王头系彩带垂于后"、"唯王不剪发"、"王以锦冒顶"、"锦袍宝带"之记载相合。其邻国焉耆也是断发。《通典》记曰:焉耆"丈夫剪发,妇人衣襦,著大祷"。此类断发习俗在拔悉密部落中也十分流行。关于唐代的拔悉密又称作驳马,曷罗支、弊剌、曷剌,突厥碑铭中记为Bas-mil。在《突厥词大词典》(原名《底完·路阿特·突尔克》)中第2420叶中有拔悉密一词,称其为basmil,是突厥的一个部落。关于拔悉密的史料主要为《通典》卷200,《太平寰宇记》卷17、卷199,《新唐书》卷217以及伯希和1283号敦煌藏文文书《北域诸君王统志》。至于拔悉密人的发式特征史料记曰:"驳马者,或日遏罗支......人貌多似结骨,皆劁发,木华皮帽。"吴曾录李公麟《阎立本西域图跋》云"此弊剌,诸马多阙,而剪发二人全失之,此见摹本自高丽来,采笔殊恶,而马之沥乳者与人之剪发者皆全"。李公麟所言之"弊剌"就是"驳马国";"弊剌"则是"驳马"的突厥语译音。从李公麟所见《西域图》记录的文字中可以知悉,弊剌为"剪发"与《新唐书·驳马传》所言弊剌人"皆制发"即"剪发"相合。但是,断发之风源于何地、何族,颇值得深考。我们翻检史书,见有如下记述。《魏书·波斯传》:"其俗丈夫剪发。"《大唐西域记》:波斯国"衣旧著宽氍布衫,剪须发"。除此外还有"祝发""齐发"之俗。朱英荣考证说:"龟兹石窟壁画中的"剪发垂项"的龟兹人形象可能来源于伊朗文化之影响。然而,单就断发而言,受伊朗文化影响者绝非龟兹一国,葱岭以西诸国大多风行此风。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7249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4-11-25
2009-09-07 06:2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2 楼

描述:厌哒的银币A
图片:


描述:厌哒的银币B
图片:


康居又名栗特(Sogd),最早见于《魏书·本纪》及《周书·异域传》。《大唐西域记》称其为"率利"(Salik)。该地居民的发式"丈夫剪发"。厨宾国"男人并剪须发女人发在";吐火罗国"男并剪除须发,女人在头";口厌哒人"衣服类胡,加以缨络,头皆剪发,其语与蠕蠕,高车及诸胡不 同"至于Ⅱ厌哒人"头皆剪发"之特征,余太山先生研究认为:因为伊朗之风,却未尝不可能是进入中亚后所沾染,也就是所谓"类胡"。这种情况,北方民族史或有之。《魏书·西域传》载悦般"俗剪发齐眉"即可为证。

剪发风如此盛行,疑与北方欧亚游牧民族之葬俗有关。这一点似乎已为江上波夫教授所证实。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接壤地区萨马尔罕附近的边吉坎特的寺院遗址内发现一幅古代栗特居民的送葬图。其中有七个半裸体的男女梳着奇特的发式,有剪齐的留海,也有向后梳的长发绺直落到肩一k,遮盖着后脑勺。康国俗本剪发,史籍有载,尚能令人接:曼。然《周书·突厥传》并无突厥人剪发之记载,而鄂尔浑碑文中关于突厥可汗葬礼时又保存着其臣民们剪发割耳的记录。突厥民族究竟有无断发的习俗,由于史籍缺载,实难详:号。

尖顶帽

尖顶帽作为一种主要的首服在西域古代居民及北方民族的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蜡羌县罗布泊西北岸古墓葬内墓主人头戴棕褐色尖顶毡帽,而与之共出的一些木制和石制的女俑也头戴尖帽。王炳华先生指出:这种墓葬文化遗存中占突出地位的尖形毡帽极易使人想到尖帽塞人。塞古代读音sak,而这个sak和古代波斯文献中的saka(萨迦)以及古代希腊历史著作中的Sacae(萨迦依)完全一样。它们主要包括Asii、Gasisani、Tochari和Sacarauli四个部落或部族。

贝希斯敦以及南俄库尔奥巴和沃罗涅日发现的金银合金瓶画中的斯基泰人都是戴着护盖两耳的尖顶帽子,穿宽大的衣服。

希罗多德《历史》第7卷第64节叙述塞种民族情形时说:"巴克特里亚人赴战时,每依其习俗,执着藤弓及短枪。塞种人(saka)即斯基泰人(skythen)穿裤,头戴尖帽。"而日本学者白鸟库吉在《塞民族考》一文中记载说: "大流士(Darius)碑文中列举各民族,有一种塞民族为Saka Tigrakhanda"。据土马显克(Tomaschek)解释说,khanda是古波斯语,指用羊皮所制之高帽、Tigra是尖锐之义;合义为戴尖顶高帽之塞族。可以确定,希罗多德《历史》中所记塞人之习俗与大流士碑文所列举塞人之情形相合。依此类推,蜡羌县罗布泊古墓文化极易使人联想到尖帽塞卡人。据《汉书》记载,塞人在西域活动的时间大致是战国时期(公元前5-3世纪),其活动地域主要是伊犁河流域及西部天山、喀什、帕米尔一带。因而,西域本土所见尖顶帽遗物,并非令人费解,类似的尖帽亦深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所喜爱。


[ 此贴被九加五在2009-09-07 12:52重新编辑 ]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7249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4-11-25
2009-09-07 06:24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3 楼

山东曾出土"胡汉交战"题材的画像石。画面上,一方的士兵多戴武弁大冠,而与之对立的另一方战士多戴尖顶帽。孙机先生根据后者首领身边有"胡王"或"胡将军"之刻字,认为后者代表胡族(指匈奴),而前者是汉人。孙先生分析甚为精当。蒙古诺颜乌拉六号墓出土的匈奴人有两顶帽子是尖顶或椭圆形的。这表明匈奴确实也戴尖顶帽。唐初活动于天山一带的黠戛斯人所戴帽子"锐顶而卷末,诸部皆帽白毡"。

蒙古在13世纪就出现了以红毛线和红丝绒布做的高帽。13世纪波斯史家志费尼所著《世界征服者史》(何高济汉译本,上册)书首图版四:"成吉思汗之孙--拔都在亦的勒河(即伏尔加河)岸上萨来城中的宫殿内一图中",左面地上跪有女侍者,头上所戴的即是高帽子。俄国学者布莱特希奈德(E·Br日chneider)在《长春真人西游记》的译注中解释说:蒙古"男子和年轻的妇女都编扎头发,使辫子一直垂到耳上。已婚妇女在其头上扎一种树皮制的帽子,约两尺高"。类似的尖顶帽在南西伯利亚地区的安德罗诺沃古墓中以及其他中亚地区也有遗存。如此看来,尖形帽绝非为哪个民族所独有,而是西域、中亚以及北方民族所共同喜爱的一种头饰。幞头

幞头乃幅头后代之音转。陆游《老学庵笔记》卷9:"《孙策传》:'张律常著绛帕头。帕头者,巾帻之类,犹今言幞头也。"后来幞头除了在额前打结外,又在脑后扎成两"脚",自然下垂;再往后取消了前边的结,后边的两脚用金属丝扎起,衬衣木片,称为展脚幞头,为文官所戴;后面的脚向上在脑后相交,称为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因为幞头通常用青黑色的纱制成,所以也称之为乌纱,后代俗称乌纱帽。

此类中原地区甚为流行的首服在西域地区也有发现。位于新疆拜城县境内的克孜尔石窟34号窟券顶有一汉族供养人像头戴蓝色幞头,唐代西安鲜于庭海墓西域人头戴幞头;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一件男立俑,高约110厘米,该俑头著黑色"幞头",身穿翻领长袍。据阎文儒先生的石窟断代研究认为,克孜尔34号窟的开凿年代在南北朝至隋代@。如是,"幞头"至晚在这一时期已传入西域本土。而到唐代则更为风行,考古人员在吐鲁番地区发现的唐代时期的宦官俑、彩绘打马球俑以及侍马图绢画上头戴"幞头"的牧马人就是佐证。

十分有趣的是,这种幞头在中亚栗特地区也有发现。1958年前苏联考古学家在位于泽拉夫善河(古称忸密水,Namik即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地区)上的栗特城市喷赤干发现一幅"歌女图",其底层仍保留着一幅绘有一对汉族男女形象的壁画。男子头戴"幞头",着圆领袍服,算袋垂挂腰间。女子梳高髻,着长裙。这是隋唐时期在中国内地和西域风靡盛行的时装,它在中亚栗特地区的出现,对于我们探讨东西方服饰文化的交流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7249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4-11-25
2009-09-07 06:25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4 楼

描述:东粟特无名王银币,公元4到5世纪。直径为10MM。背面为弓手拉箭。
图片:


图片:


栗特唐代又称之为"飒秣建国"或"康国",约建于公元前6世纪,其内城东北名叫中国门,通过穆格山栗特文书20817正面第11、12、13行所载栗特王爵爷迪瓦什梯奇致哈赫塞尔爵爷艾赛伦的信件,略可窥见栗特与中国方面的某些联系。

11.来了,我从可汗()那儿将高位与敬意。

12.得到了。而且来了("降临了")这样多的军队。有突厥的(rwn),也有

13.中国的(cy-n)。

"rwn"在一些穆格山经济文书中出现于一系列其他人名中间,因此必须看作是人名。而对文书B一17来说,这种解释看来完全被排除了。这里"rwn"这个词不可能是人名,而只能是部族的名称。"rwn"在"突厥"的意义上使用。cyn=cin(出自汉文"秦")"中国人"、"中国人的",比较栗特古书简中的cyn、cynstn=cinastan.摩尼教文书中的cyn'nckn6一吐鲁番(字意是"中国人的城"cyn解释为"中国人"可成定论)。

由此可见,唐朝时中国人曾踏上栗特这块土地,关于这一点,前苏联学者在喷赤干发现的带有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年号的中文文牒和地契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证据。

幂胃、帷帽、胡帽

"幂罱"是一种大幅方巾,一般用轻薄透明的纱罗制成,戴时披体而下。《中华古今注》言:"幂胃,类今之方巾,全身障蔽,缯帛为之。"

吐谷浑族,男子服裙缯冒,或冠幂罱。新疆吐鲁番出土的绢画上有一官吏身披幂罱。

帷帽是唐代西域与中原地区流行的首服。其形制史籍多有记述:

《说文解字段注》:"帷帽,如今席帽,周围垂网也。"郭思的《画论》称:"帷帽如今之席帽,周回垂网。"《事物原始》:"帷帽创于隋代,永徽中拖裙及颈,今世人往往用皂纱全帽缀于油帽或毡笠之前,以障风尘,为远行之服,盖本于此。"

上述史料阐明了帷帽在形制上的两个基本特征。其一,类如席帽;其二周围垂网。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中出土的骑马女俑著长袍戴笠帽,下垂裙,前拥项下,后披肩背,仅露面部。此头饰应视为帷帽。着帷帽骑马女俑还可见于麟德元年(664年)郑仁泰墓。郑仁泰曾镇守西北,任凉、甘、肃、伊、瓜、沙六州诸军事,凉州刺史,自然对边地风习多有接触,两俑风格相似。


[ 此贴被九加五在2009-09-07 13:00重新编辑 ]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7249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4-11-25
2009-09-07 06:2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5 楼

帷帽是否初创于隋代,值得进一步研究。克孜尔38号两晋窟主室券顶右侧佛旁边一供养形象头著帷帽,而内地"自永徽中始用帷帽",内地服著帷帽的时间显然晚于西域。再者,如果我们将同一时期在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出土的唐代女俑所着帷帽与敦煌217窟所见骑马女俑头戴的帷帽加以比较后可以发现,二者在形制上不同。敦煌所见帷帽内复有面帽,此首服在北魏时期即为中原人所戴,如北魏护面骑马女俑,头戴面帽外加席帽,惟露面之眼、鼻、口部位,敦煌唐代洞窟中所见帷帽与此相似,而西域境内出土的女俑所戴帷帽是由笠子帽和四周附有垂网相结合而成。

关于幂罱和帷帽,《旧唐书·舆服志》载:"武德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衣齐隋旧制,多着幂焉,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王公之家亦同此制。永徽之后,皆用帷帽,拖裙到颈,渐为浅露。......则天之后,帷帽大行幂篙渐息。中宗即位,宫禁宽弛,公和妇人,无复幂蓠之制。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着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据此,我们可以了解"幂鬻"、"帷帽"在中原流行的时间及其二者的异同。首先,幂罱源自戎夷之族。《周书·吐谷浑传》及《通典》载有附国,即汉之西夷,其俗:"或戴幂蓠"或"多以幂蓠为冠"。武德贞观年间为王公之家所喜爱。永徽之后,帷帽取代幂蓠;则天末开元初,胡帽流行,帷帽遂绝。

波斯国女子"服大衫披大帽帔"。"大帽帔"即"幂篱"。

其次,幂罱的蔽障面积大,可合可开,欲窥人与物时,可用手轻轻搴开。宋人梅尧臣赋诗云:"素手搴幂罱"即可用手张开,故唐时幂罱之制有"全身障蔽"之语,其作用"不为途路窥之"。但幂蓠的长短各不相同。从西域从见幂胃的形式看,类似古代的风帽,不具有"披体而下"之制。而帷帽的遮蔽面积小,即所谓"拖裙到颈,渐为浅露"。宋人说帷帽是以障蔽风尘的远行之服,这正与西域骑马戴帷帽女俑纵马奔驰之英姿相吻合。这种首服能防风沙,是西域民族特有的一种服制。

胡帽,又称"浑脱帽"或"胡公帽"。一般多用较厚的锦缎制成,帽子顶部略呈尖形,四周绣织花纹,间或镶嵌各种珠宝,若在阳光辉映下,熠熠闪耀。西域少数民族皆着翻领(5-称折领)窄袖紧身衣,头戴胡帽。克孜尔32、8、14号窟中均有"胡帽"形象出现。

中亚石国亦盛行胡帽,唐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诗云:"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织成蕃帽虚顶尖,细氍胡衫双袖小......。"

李端《胡腾儿》诗云:"......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编。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由刘李二诗观之,此辈胡腾人,大率戴虚顶尖端胡帽,着窄袖胡衫,帽缀以珠,以便舞时闪烁生光,故又称"云珠帽"。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7249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4-11-25
2009-09-07 06:27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6 楼

开元天宝以来,胡服胡帽伴随胡乐胡舞传入中原地区。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法典》诗反映了这一盛况:"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城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至于中亚"昭武九姓"诸国向中原遣送舞女之事屡有所录:

"开元十五年(727年)五月,康国献胡旋女子及豹。史(石)国献胡旋女子及蒲萄酒;安国献马。七月,史(石)国王阿忽必多遣使献胡旋女子及豹。"因此,"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西安韦顼墓出土的石刻线画上的女侍头戴浑脱金锦帽。但如果我们将其与吐鲁番出土的绢画上所见胡帽加以对比即可发现,西域的胡帽掩住双鬓及耳,内地胡帽却不具此特征,这恰好说明中原人在吸收西域胡帽时,曾对其改造和更新。

西域妇女发髻

西域妇女的发髻花样繁多,丰富多彩,有中原内地妇女喜爱的发型,也有本地刻意创新的式样。根据西域境内遗存的墓俑和所能见到的壁画形象资料看来,仅有唐一代在西域广大地区流行的妇女发髻主要有:"宝髻"、"椎(锥)髻"、"高髻"、"螺髻"、"回鹘髻"、"义髻"等。

"椎(锥)髻"是一种流行甚广的发髻,结合图像考察该发型具有"乌蛮髻"和"抛家髻"的特点。《新唐书·五行志》记云:"唐末京都妇人梳发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时谓之'抛家髻'。"而《苗俗纪闻》在解释"乌蛮髻"时又说:"妇人髻高一尺,婀娜及额,类叠而锐,所谓乌蛮耶。"由此可知,椎髻具有"抛家髻"两鬓抱面和"乌蛮髻"类叠而锐之特点。关于"椎髻"一词,《周书·吐谷浑传》曾提及"夸吕椎髻、聒、珠,以皂为帽.坐金师子床"。《旧唐书·太宗诸子传》说:"常命户奴数十百人,专习伎乐,学胡人椎髻剪彩为衣,寻植跳剑昼夜不绝。"据魏良搜先生考证,胡人即"昭武九姓之民",胡人在8世纪前期仍为塔里木盆地的主体居民。可见,椎髻应是西域民族最早兴起的一种发型,唐元和年间为中原广大妇女所仿效。敦煌莫高窟329、331号初唐窟内的供养人均作椎髻,这与《新唐书·五行志》"元和末妇人为圆鬓椎髻,不设鬓设,不施朱粉,惟以乌膏注唇,状如悲啼者"之记载颇相合。 .

宝髻,章孝标《贻美人》诗云:"宝髻巧梳金翡翠。"此类发髻的特点是在髻上鬓间缀以花钿、钗簪、金玉花枝等饰物。在约当公元7世纪前后开凿的克孜尔135号窟穹庐顶上有一幅精美的伎乐图。乐者头梳宝髻,颈饰缨络;身着莲花瓣似的喇叭裤,腰间系带子,姿势优美,楚楚动人。

螺髻,髻形似螺状,本为佛顶之髻,指顶中梳单螺髻而言。新疆吐鲁番出土的思维女俑即梳妆此发型。库木吐拉9号窟佛龛下壁有五身立佛,由西向东第一身发髻为蓝色小螺旋式。螺髻的特征与缘起,《新唐书·天竺国传》记曰:"......王大臣皆服锦厨,为螺髻于顶,余发翦使卷。男子穿耳垂踏,或悬金,耳缓者为上类,徒跣、衣重白。妇人项饰金、银、珠、缨络。"《大唐西域记》卷9"频毗娑罗王迎佛遗迹"中云:"......时帝释天王变为摩那婆,首冠螺髻,左手执金瓶,右手持宝杖,足蹈空虚,离地四指在大众中前导佛路。"相传,古代印度梵天王留顶发,结成螺形,称为螺结,又作螺髻。据此,我们认为螺髻最早兴起于印度,尔后传入西域、内地。高髻,高髻因其髻式高耸而得名。汉代有"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的说法,至唐代高髻进一步流行,且式样繁多。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内共清理出彩绘木俑和绢衣木俑70多件,其中15个女俑内有2人梳高髻。库木吐拉l2、15号窟东西甬道壁上所绘菩萨像头戴小型花矍冠,高发髻。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7249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4-11-25
2009-09-07 06:29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7 楼

回鹘髻,"回鹘髻"又作"惊鹘髻",此乃西域妇女固有的一种头饰。此髻作向上腾举势,因此文人形容其"离鸾惊鹊之髻"。新疆哈喇和卓出土的泥俑头部多梳此髻。回鹘髻在中原内地也曾流行。唐代史籍《妆台记》曰:"开元中梳'双鬟望仙髻,及'回鹘髻'。"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所见线刻妇女形象即梳"回鹘髻"。

义髻,"义髻"又谓"假髻"。《新唐书·五行志》称:"贵妇以假髻为首饰日'义髻'。"西域与中原妇女高大的发髻并非都是真发梳成,大多是预制的义髻,因此唐以来极为流行。

古之"假髻"或以爱雹加添而成,亦有用铁丝织成而编以发加之于髻上者。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内发现25个女俑,其中3人戴云髻式假髻。哈拉和卓发现的盛唐绢画残片中,一妇女手中就托着一朵"假髻";吐鲁番地区的唐墓中也发现三件殉葬的"假髻"。吐鲁番531号墓出土的唐代木假髻,外表涂黑,以薄木制成,其上绘白色忍冬花纹;从其底部圆洞及洞周孔内残存的金属锈迹看来,原来罩于女尸发髻之上,并用铜钗固定。

"假髻"进入西域本土与中原乐舞的传入有着密切关系。初唐时期,上层统治者为宣扬武功政绩推广新乐。"庆善乐舞"是在改造隋以前江南旧乐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对其舞服"漆鬟髻"、"碧纱轻衣"均有吸收。因此舞伎表演"庆善舞"时仍着裙,戴漆髻(假髻),并对《西凉乐》的服饰产生影响。

(2)体衣

"衣"实指上衣,"裳"指下衣。《诗经·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短上衣叫襦。《说文》:"襦,短衣也。"颜师古《急就篇注》:"短衣日襦,自膝以上。一日,短而施腰者日襦。"其实"自膝以上"的是长襦,"施腰者"为短襦。襦之所以称为短衣,实与"深衣"相对而言。《经典释文》引郑玄《礼记·深衣》注:"深衣者,连衣、裳而纯(镶边JL)之以采也。"《深衣》:"短毋见肤,长毋被土。"可见,深衣是连衣与裳为一,下垂至踝部。襦为一般人(包括奴仆)平时所服,深衣则是"士"阶层以上的人的常服、庶民的礼服。这类服饰在西域诸地同样流行。

窄衫小袖

此乃唐代吐鲁番妇女喜爱的一种服装。阿斯塔那91号墓出土的唐随葬衣物疏中有关衫的记载有"绫衫"、"褶衫"、

"襦衫"等。阿斯塔那206号唐墓中出土l5个女俑,其中三个完整的女俑外着锦和彩色绮绢制成的窄袖襦衫,衣裙曳地,披帛绕肩,作轻歌曼舞的姿态。这些身着团窠对兽纹锦衫的舞伎以其楚楚动人的舞姿,展示着衣饰的华美。这与诗句中描绘的"香衫袖窄裁"、"窄衣短袖蛮锦红"的诗句形成鲜明的印证。

窄袖是西北诸民族共有的一种服饰特征,对此史籍有专门记述:峪沟发现的一幅女子绢画,头梳高髻,着团花锦翻领小袖胡服,额颊间贴靥子。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7249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4-11-25
2009-09-07 06:30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8 楼

盛唐以前,中原地区的女服以小袖为尚,主要受西域服装影响。敦煌莫高窟321、331窟烧饭的妇女和侍婢均着圆领或窄袖衫。唐诗中也有"香衫袖窄裁","窄衣短袖蛮锦红"的诗句。二者互为佐证。由此不难看出,作为物质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服饰,其传播速度之快流行范围之广使人惊异。衣服窄袖之样式同时在内地、西域、中亚流行的事实充分证明这一点。

披风

披风又称为"斗篷",波斯语称其为aba,为中亚、西域居民常用之服装。关于披风的形状各不相同。中亚地区见于花剌子模和额弗拉昔雅卜发现的阿纳希特神像,穿着长袍,肩上披着"披风"。这种披风类似今天的盖头。而西域境内考古遗存所见披风几乎可以裹住人的整个身体,形制之宽大,足以垂至膝间。这类披风同样为吐蕃人所喜爱。新疆出土的吐蕃86号简牍记载道:"交付哲蔑悉腊衣著;汉地织成披风一件,白山羊皮披风一件,羚羊皮短披肩两件,绵缎裘袍一件,羚羊皮上衣一件,美哲缎裙一条,新旧头巾两块,丝带五条"等。尽管目前还缺乏形象资料判断吐蕃披风的具体款式,但它流布吐蕃地区的结论定当成立。

窄袖左衽衣

古代衣襟又称为衽,"左衽"即为西北边疆地区诸族的服装特征。《论语》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敦煌莫高窟第l59窟壁画中描绘的是吐蕃赞普礼佛图。这位赞普御君长衣服的特点是长袖、大襟、宽腰与宽摆,上有披肩,款式是交领左衽。

据鲁布鲁克说,13世纪蒙古人与突厥人在外衣方面的重要不同点是"突厥人的袍子左襟压右襟,而蒙古人的袍子是右襟压左襟"。这是一个重要的民族学区分点。古代突厥人上衣扣左襟,外上襟和外下摆均在左边。这种情况从和硕柴达木石像以及哈拉:很高勒苏木绍恩赫塔木陶勒盖的古代突厥石雕像上可以看到。这种服装式样及其剪裁原则是中亚大多数突厥语民族所特有的。

锦袍绔衣

古代西域人喜着"袍"与"裤"。所谓袍是絮了乱麻或旧丝绵(组)的长衣。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民丰县东汉墓内发现男性墓主人身穿一件锦袍。众人皆知,"袍服"为秦汉时期中原地区十分流行的服装。《中华古今注》云:"袍服,自有虞氏即有之。"至于袍服的款式,刘熙在《释名》上说,"有袖口者为袍,无袖日者为衫。汉朝统治者曾以其作为礼品赐予匈奴族。汉籍载云:"服绣袷袷衣,绣度长襦,锦袍各一。"至于袷袍的款式,日本学者梅原末治和加藤定子分别在《蒙古诺音乌拉发现的遗物》和《关于古代衣服的研究--诺音乌拉六号匈奴墓出土的长衣》一文中,对此详加探讨。两件长衣的特征是袖子非常长、直襟,领袖下摆镶边,腋下加内裆,肩线下垂。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7249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4-11-25
2009-09-07 06:31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9 楼

绔又写作祷,即今之裤字。但形制却跟现在的裤很不一样。《说文》称之为胫衣,《释名》说"两股(大腿)各跨别也",这说明古代祷没有前后裆,只有两个裤筒,类似现在的套裤。早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为了克敌制取,积极进行服饰改革,向往"裤褶之服"。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迁徙",加之长于骑涉,下身多以穿裤为主。对此,史乘不乏记载。《北史·蠕蠕传》记云:"有绯衲小口裤褶,紫衲大口裤,小口裤。"《梁书》亦云:"芮光国之人(匈奴别种)则衣锦制的小袖袍,小口裤,涤雍靴。"考古工作者在诺颜乌拉发现的匈奴墓中出土的裤子与现代蒙古人的裤子相似,只是裤腿较瘦。一。西域古代居民何时穿裤尚无更多史料考稽,但至晚在东汉时已有成形的裤子款式。估计最初的裤子大概是护膝和护腿一类的套裤,以便起到保护腿部皮肉在骑马时不致磨伤。半臂披帛

"半臂"又称"短袖衣",是自魏晋以来由上襦发展而来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短外衣。其形制略同于"辆裆"。《新唐书·车服志》载:"柄裆之制,一当胸,一当背短袖覆膊。"

宋高承《事物纪原》记述半臂说:"隋大业中内官多服半涂,即长袖也。唐高祖减其袖,谓之半臂......。"又"其形或长不过腰,两袖仅掩肘,是圉人之服"。

《通鉴·唐纪三十一天宝二年三月条》云:"陕尉崔成甫著锦半臂,缺胯绿衫,以褐之,红福首,居前船,唱宝歌。"唐代士庶男女均有"中单上加半臂"的制度,此制西域也曾

盛行。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张礼臣墓出土的绢画,妇女头挽高髻,额描花钿,短襦长裙之外,罩一件卷草纹半臂,足穿高头绚履,足见半臂之服在西域也为妇女穿着。

所谓披帛,多以锦制饰在肩上,一般为带状,也有巾状。披肩绕臂,垂挂飘动,长垂及地。阿斯塔那210号唐墓(649763年)出土文书明载"披子廿枚并是绫"。可见,吐鲁番地区贵族妇女以绫为披帛质料。

(3)面衣(覆面)

吐鲁番出土文书所见公元前5世纪以前的随葬衣物疏中,有不少关于"覆面"的记载。而考古发掘又见到许多麴氏高昌及初唐阶段的"覆面"实物,为我们探究古代西域及吐鲁番地区早期的覆面,提供了丰富可信的参考资料。

所谓"覆面"其实是一种帽套式的"面衣"。覆面的质料一般用锦、绢或绮。往往都是锦面、绢里。其制作方法是,顶部长幅后折,与左右边幅相接处用线缝联成帽套状,可以整个地套在头上。若稍对汉文史籍加以检索,我们会发现不少相关的记述。

《每物纪原》载:"又有面衣,前后全用紫罗为幅,下垂,杂他色为四带垂于背,为女子远行乘马之用,亦日面帽。按《西京杂记》:'赵飞燕为皇后,女弟昭仪上裢三十五条,有金花紫罗面衣。'则汉已有面衣也。"

《晋书·惠帝纪》也记述说:"帝......行次新安,寒甚,......尚书高光进面衣。"表明面衣具有避风驱寒之作用,而且男女皆呵服著。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7249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4-11-25
2009-09-07 06:32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10 楼

更直接能启发我们认识高昌墓葬出土面衣的作用的,是关于玄奘西行前往印度求经路过高昌时的一段记述。玄奘路过高昌,极得麴文泰的礼遇,临别,麴文泰除给他致书西突厥请求帮助外,并为他准备了足够的旅途用品,'"制袈裟三十套,因为西方寒冷,又造面衣、手套、靴袜等......",以助其远行。看来,在中亚地区长途跋涉翻越沙漠戈壁及雪山冰岭,面衣、手套、靴袜等御寒物品是必不可少的。

(4)足衣靴

靴,作为一种足饰早在距今3000年左右的哈密五堡人即以穿着。《释名》曰:"古有舄履而无靴,靴字不见于经,至赵武灵王始服。"《中华古今注》载:"靴者,盖古西胡也。昔赵武灵王好胡服,常服之,其制短勒黄皮,闲居之服。"这是中原人着靴之始。匈奴称靴为"络鞔"。《说文解字》:"鞔革履也。胡人屦连胫,谓之络鞔。"由此分析,"络辊"应为一种长筒靴子。吐蕃人把靴子称为zom-pa或iham。唐西州居民普遍着靴。不仅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唐墓出土的驼夫俑脚穿乌皮靴,即使高昌乐舞伎亦不例外。《唐书·音乐志》所记甚是。"高昌乐,舞人白袄,锦袖、赤皮靴、赤皮带,红抹额"。

锦鞋锦袜

考古人员在出土有公元778年文书的吐鲁番唐代墓葬中发现一双用变体宝相花纹锦制成的云头锦鞋,鞋的尖端夹缀着一条红地花鸟纹锦。鞋的里衬是用六色条纹花鸟流云纹经色制就。同墓还共出一双以同样花鸟纹锦缝制的锦袜。就其制作技术而言,组织严密,配色和谐。

2.面饰与佩饰

(1)面饰

"花钿"是唐代西域地区流行的妇女面饰。其特点是在眉目之间饰有金、银、羽翠制成的五彩花子。唐西州贵族妇女为迎合当时统治者的审美观和穷奢极欲的心理,多涂胭脂,抹铅粉、贴花钿。唐西州张雄夫妇墓中出土的女舞俑丰颐花钿;吐峪沟出土的残绢画上的妇女额颊间亦贴"靥子"。据学者考证面贴"花子"妆饰以中原为早。西域妇女面贴"花子"受内地之风浸染。

除此外,还流行"红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唐代弈棋图绢画上的仕女面颊施胭脂,红润恬静、艳如桃花。其状恰如元稹《离思五首》中所咏"须臾日射燕脂类,一朵红苏旋欲融"。口脂则丰满圆润,嘴角微翘,恬淡可爱。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7249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4-11-25
2009-09-07 06:33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11 楼

(2)发饰

簪:《释名》日"簪,建也。所以建贯于发,又枝也,因形名之也"。其形单股如针,主要用以贯发固髻,且又有装饰作用。考古工作者在乌鲁木齐南山矿区鱼儿沟及阿拉沟东口、库东哈拉墩遗址、艾丁湖古墓群发现了木簪和骨簪,上列遗址的时代据学者考证定在春秋战国时期。

钗,其形双股似又,用来钗结椎髻并作妆饰。考古人员在乌鲁木齐南郊乌拉泊水库和特克斯一牧场古墓地各出土一件铜质发钗,从而说明,早在公元前3世纪钗已成为西域妇女重要发饰之一。

栉,亦称梳、篦。主要用以梳理与篦除发垢,并饰以五彩纹饰,贯插在发上,作为妆饰。鄯善苏巴什古墓及洛普县山普拉古墓均出土木梳,从而宣告蓬发历史的结束。

(3)耳饰

西域古代居民的耳饰主要有耳环和耳坠两类。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香巴拜墓地、乌鲁木齐乌拉泊水库古墓地、哈拉墩遗址、新源县黑山头古墓等地出土了耳环实物。就质料而言,可分为石质、铜质、金质三大类。此处颇值得一提的是特克斯一牧场出土的一件金耳环,其上端为一不闭合的圆环,直径1.3厘米,环下以两个小钩连成一坠。该坠又由8个亮晶晶的圆形金泡组成,整个耳坠宛如一串金灿灿的葡萄,造型美观,设计精巧,工艺绝妙,充分体现了西域古代民族高超的铸造技术。

耳坠则是在耳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在耳环下面或单独在耳垂处悬挂珠玉宝石的装饰品。此耳饰在哈拉墩和山普拉古文化遗址均有出土。《释名》曰:"穿耳施珠,此本出于蛮夷所为也。......今中国人效之耳。"此饰品亦为安德罗诺沃人以及卡拉苏克人佩戴。

(4)其他饰品

项链,此属项饰类。古代称为串珠。考古人员在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北3公里左右的香巴拜地区发掘的一批古代少数民族墓中出土了以玛瑙、骨、石连缀而成的串珠;在南山矿区鱼儿沟及阿拉沟东口的古文化遗址内也清理出石骨串珠。根据碳十四测定,上述遗址属于春秋战国时期。项链作为一种项饰进入西域人民的物质生活不应晚于这一时期。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7249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4-11-25
2009-09-07 06:34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12 楼

手镯又名"钏镯"。出土手镯的西域文化遗址有香巴拜古墓及洛普县山普拉古墓。据学者们考证,前者相对年代大约在前5-4世纪。后者为公元前3世纪。手镯这类饰品直到近代在维吾尔族和中亚居民的生活中据有重要地位...。

(5)带钩、腰带

古代西域有围腰带之习俗。哈密五堡墓地一女主人身着长袍,腰际束带。畏兀儿人同样有此装饰。《鲁布鲁克东行记》记道:"这些畏兀儿教士穿着下列服装,不论他们到什么地方,他们常常穿着稍为紧身的郁金色的法衣,束着一条像法兰克人那样的腰带......"由此而知,腰间束带在西域民族生活中具有悠久之历史。

带钩为北方民族广泛使用。初期仅限于甲服,以后因不断演变逐渐为丝涤取代。汉人称其为"师比"或"犀毗"。据《史记》、《汉书》记载,中原王朝常以"黄金师比"赐予匈奴族君长。

3.古代西域居民衣着质料

古代西域衣着质料主要以毛、棉、丝、麻为主。

(1)毛织衣料

关于西域远古时代人类服装的质料以兽皮为主的观点,史书无只言片语载述,仅能依凭考古材料透视其一二。这里仅举两则考古资料,便可得到证实。

1979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楼兰遗址附近的古墓沟墓地发掘了42座墓葬。葬俗有浓郁的游牧部落文化特征。墓主人死后仍穿着生前的衣服,赤身裸体,外裹一条粗毛织的毛布,胸前交裹处是以精细的磨制石质别针或是削尖的树枝别住;有的下身裹一块羊皮,不见成形的衣裤,头戴毡帽,毡色单纯,毡质平匀、厚实。足着皮鞋,以牛皮为原料,未经鞣制,部分皮料牛毛尚存,缝制粗精不一,做工粗糙。科学工作者将古墓沟38号墓内出土的毛布、毛皮进行碳l4年代测定,其结论是:包尸毛毯距今3480土100年,经树轮校正距今3765年;盖棺毛皮,距今3615土170年,经树轮校正距今3925年。这些数据主要集中在距今3800--3900年上下。由此可见,在距今3800年左右的罗布淖尔地区的土著民族的衣服质料主要取自毛皮、毛布。

考古人员还在距今3000年左右的哈密五堡墓地发现了当时人们以毛皮、彩色毛织物作为衣着质料的实物。墓主人静躺在毛毡上,头戴尖顶毡帽,足蹬高腰皮靴,身着长统皮裤、毛皮大衣或皮革大衣。这些美观大方、色泽鲜艳的皮靴、皮裤、皮大衣无论在制作加工,还是形制式样上均比古墓沟所见精美得多。单就毛织物而言,哈密出土的大量彩色斜纹毛织物与古墓沟的平纹本色毛织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标志着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7249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4-11-25
2009-09-07 06:35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13 楼

由上述看来,西域早期衣着质料主要以天然兽皮为主,稍作加工而成。且一般多取自狩猎而来的动物和家畜产品。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畜牧业生产力的提高,又大大地刺激了皮毛加工业的发展。从而,毛纺织业开始崛兴。新疆地区的毛纺织业始于何时?这一问题目前尚无确凿的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加以考稽。根据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论述看,早在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新疆的游牧部族也会从其余的野蛮人群分离出来,而且"同其余的野蛮人比较,他们不仅有数量多得多的牛乳、乳制品和肉类,而且有兽皮、绵羊毛、山羊毛和随着原料增多而日益增多的纺织物"。我们上面征引的古墓沟出土的毛布实物就完全证实了这个问题。

西域各地所见春秋迄唐的毛织物标本甚多。容从考古材料中撷取数则以概其要。

伊犁河谷汉代乌孙墓中发现过已朽烂的毡毯类毛织品。

民丰东汉墓,棺木以毛毡包覆,死者衣服除大量丝织物外,主要是毛织物,如龟甲四瓣纹,人兽葡萄纹毛布、织花毛毯等。

于阗县屋于来克北朝时期遗址出土了方格纹、蓝色蜡缬毛织物。

巴楚县托库孜沙来古城唐代文化层中出土过贴花毛毡,是用不同色彩的毛绒,在制造过程中按一定图案设计放好,继续将毡压实,花纹印与毡糅合为一。

怯卢文文书也记载说,公元3世纪左右精绝一带佛僧穿毡衣、毛衣CD。

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发现的各类毛织物,说明新疆地区的毛纺织业传统悠久,富有民族传统。而作为毛纺织业重要工具的纺轮更是遍布新疆各地。已发现出土的各时期的文化遗址有:木垒的四道沟、吐鲁番的哈拉和卓、伊吾的卡尔桑、奇台的半截沟和疏附的阿克塔拉等遗址。所出土的纺轮中有石制的,也有陶制的,形状大多呈扁平圆形,断面呈长方形;直径约3厘米左右,比起我国中原地区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纺轮要小得多,重量亦轻。由于新疆地区以纺毛为主,毛纤维较短,加捻时易断,因而新疆古代居民根据本地之特点制造了更适合自己本地使用的纺轮。

毛织物可分为毛织褥和毛布两大类。毛织褥又称为氍氍和氍甄两种,前者是波斯语,后者是阿拉伯语。氍氍是比较细的毛织品,它是用来铺在床前小榻上的小毛毯。关于毛织褥的记载甚多:《三巷》曰:"氍氍,毛有文章。"东汉服虔亦云:"织毛褥谓之氍甄,氍甄细者谓之氍氍。"至三国时,万震记载道:"氍毵以羊毛杂群兽之毛为之。鸟兽人物,草木云气,作鹦鹉,远望轩若飞也。"魏人张楫说:"疑氍就是毛席。眇'而毛布又有蚝与厨两种。服虔在《通俗文》中记载说"织文日蔚、斜交日蚝"和"方文者日蚝"。厨字或写作"绸"。据许慎记载,"绸"就是"西胡毳布"。以后又有郭璞记载,厨就是"胡人织羊毛而作布"。这些都是汉籍对西域毛布的解释。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7249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4-11-25
2009-09-07 06:36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14 楼

西域是古代游牧民族驰骋生息之地,故而盛产毛织物。汉宣帝时,"匈奴请降,毛盏厨褥、帐幔毡裘、积如丘山"。乌孙也产毛织物,"穹庐为室兮毡为墙"㈣的诗句便是明证。大月氏的毛织物也很有名。班固寄给班超的书牍中,有这样两段话:"今赍白素三百匹,欲以市月氏马、苏合香、疑氍",u,"月氏氍氍,大小相杂,但细好而已"。

吐蕃衣着质料也以毛织物为主。据唐人记载:"(吐番)俗养牛羊,取乳酪用供食,兼取毛为褐而衣焉。""褐"是兽毛或粗麻织成的短衣。白居易讽喻诗《傅戎人》中描叙流落在吐番的汉裔的服装时说"身着皮裘系毛带"。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羊毛是吐番人最基本的衣服原料。藏语把羊毛称为bal,用羊牛毛混合,而把:号用羊毛织出来的料子叫做phrn,汉语准确地译为"氆氇"(bu-la),主要用于裁制衣服。这里,我们有必要对"氆氇"一词加以解释。氆氇(bu-la)与"氍毹"有关。氍,《玉篇》:"巨俱切。"中古音群因虞韵毹。《唐韵》:"羊朱切。"音以母虞韵。"氍毹"是叠韵连绵字。"氍毹"确为西域特产,《三辅黄图·未央宫》云:"规地以厨宾氍毹。"《南史·夷貊传下》云:"高昌国于梁大同中,遣使献氍毹"等物。自汉朝以来,"氍毹"一一直是西域诸国纳贡之物。《汉书》记载说,汉高祖九年曾下令:"贾人毋得衣锦绣,绮毂、缔纶、厨。"可见,"厨"作为西域所产毛织品,的确在汉代即已传入中原。尽管这些输入的毛织物价格极为昂贵,只能供给富有的贵族家庭中享用,但却丰富了中原地区的物质文化生活,对我国毛织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丝绢质地

蚕丝是我国占代的伟大发现之一。经学者初步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了养蚕业丝可以制衣服,也可以制带子。因此,这种产品应是当时最普通的衣料。与同时并行的麻类相比,丝又显得比较贵重些。斑斓多姿的中国丝绸大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中华文明的程度。

据考古发现证实,至晚在春秋战国时期蚕丝已传至西域本土。那么新疆本土何时生产丝?武敏同志在《从出土文书看古代高昌地区的蚕丝与纺织》一文中明确指出,"至迟在公元5世纪时,西域高昌地区已有蚕丝业及相应的丝织生产,不仅'宜蚕'而且蚕桑生产普遍发展并为当地丝织物生产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即便如此,蚕丝作为一种高级衣料尚未直接进入西域一般居民的家庭生活。这种情况在公元前5世纪以前表现得尤为突出。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7249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4-11-25
2009-09-07 06:44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15 楼

中原地区的皇帝最喜欢将丝织品"赐给西域各国"。《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说,中国皇帝赐给单于"黄金锦绣,缯布万匹",又赐"彩缯干匹,锦四端","赐单于母及诸阏氏,单于子及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骨都侯有功善者缯彩合万匹",而且还是"岁以为常"。

《晋书·苻坚传》:"先是梁熙帝遣使西域,称杨坚之威德,并以彩缯赐诸国王。"

《旧唐书·高仙芝传》:"军到,首领百姓必走入山谷,招呼,取以敕命,赐彩物等。"

上引史料说明,丝织品在西域当属贵重物品,只有各国君主和贵族们才能穿得起丝衣,一般民众难以有份。关于这一点,史书有较多记述。《高僧法显传》:"(鄯善国)衣服粗与汉同,但以毡褐为异。"u。玄奘则记载得更为详细,他几乎把每个他到过的国家的衣服资料都记下来了。《大唐西域记》记载说: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服饰毡褐";屈支国(今新疆库车)"服饰锦褐";跋禄加国(今新疆阿克苏)"细毡细褐";素叶水城(托克玛克城西南八公里处的阿克一贝西姆)"人衣毡褐";竭(渴)盘陀国(今新疆塔什库尔干):"衣服毡褐";乌铩国(今新疆莎车)"衣服皮褐";怯沙国(今新疆喀什)"出细毡褐,工织毡氍毹";瞿萨旦那国(今新疆和阗)"少服毛褐毡裘,多衣绝绸白毡"。据此可见,西域人民的衣服质料不是毡就是褐。《诗经·豳风·七月》中有句:"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其笺:"褐,毛布也。"其疏:"正义曰:毛布,用毛为布,今夷狄作褐,皆织毛为之。"曹植《杂诗》之二:"捐驱远从戎,毛褐不掩形。"可见即使走上杀场的战士穿的也很破烂粗劣。

古代西域,素以畜牧业著称于世,毛织物年代久远,昔时之实用价值当在丝绸之上,于各族人民的生存繁衍实有大功。再者,就当时的社会习俗考察,重丝绸而贱绒褐。《老子·知难篇》有"圣人被褐怀玉"当指衣着之粗恶。《吕氏春秋》有"被褐而出,衣锦而入,藏文于内固不可也",可知衣褐之陋;《孟子·滕文公上》有"许子衣褐"之载,东汉赵岐注释道:"许子衣褐,以毳织之,若今马衣者也。或曰:褐,臬衣也。一曰:粗布衣也。"毳即兽毛,集即麻,都是褐的原料。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7249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4-11-25
2009-09-07 06:44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16 楼

西域君长衣服质料如何?众多史料证实,他们穿的是绫、罗、锦、绣,或以棉布材料制作的衣服,这里我们引几段史料加以证实。

《魏书·西域传》:"其王索发,冠七宝金花,衣绫、罗、锦、绣,白叠。"

《洛阳伽蓝记》卷5:"至于阗国,王头着金冠似鸡,帻头后垂二尺生绢广五寸以为饰。"

《慧超往五天竺国传》:"(胡密)住居山谷,处所狭小。百姓贫多,亦着皮裘毡衫,王着绫绢叠布。"而考古发现又与史籍记述相合。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今民丰县发掘一处东汉夫妻合葬墓。据考证,他们应是当地的统治者,死者随葬物丰厚。其衣、被,均以丝绸织锦和刺绣为主,布制品甚少。有的锦面上织有"万世如意","延年益寿宜子孙"等隶书字样和图案。足见汉代西域上层贵族对丝织品崇爱重视的程度。公元5世纪以后,以高昌为中心的产丝基地迅速崛起,大大改变了西域缺丝少锦的局面。《吐鲁番出土文书》记载说:高明确指出"高昌所作",再联想到阿斯塔那出土的一块唐代墓志中一位"晨摇彩笔","晚弄琼梭"的妇女织就的鸳鸯纹彩锦。自然会得出"西域高昌定当织锦"的结论。

随着丝织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西域人穿着丝料衣服的人逐渐二多起来。瞿萨旦那国"少服毛褐毡裘、多衣绝绸白毡"的记述便是明证。

到了蒙古统治下的元代,经西域人加工制成的新产品"纳石失"深受统治上层喜爱。"纳石失"是波斯字nasich的译名,指一种绣金锦缎。西域回鹘人即生产"纳石失"。元代百官质服中有"大红纳石失"、"素纳石失"、"答纳都纳石失"。在波斯文中纳石失衣写作Jamaha-Yinosich;波斯文Jamah意即"外衣""衣服"。韩儒林先生考证认为:金织文衣即纳赤思衣(纳石失衣)就是只孙宴服0D。元朝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在"撒答拉斯提举司"下设有"别失八里局","掌织造御用领袖纳失失等手段"。《元史》卷l20镇海传中提到在镇海负责宏州(今山西境内)织造局时,"得西域织金绮纹工三百余户及汴京织毛褐工三百户,皆分隶宏州,命镇海世掌焉"。这些材料说明,西域人擅长"纳石失"生产。如此看来,"纳石失"衣料是由回回手工业者织造的,早在成吉思汗以前回回商人已经将西域生产的金锦远销到蒙古。这些商人深入游牧部落中不仅操纵了游牧民与定居地区之间的贸易,从中获利,而且丰富的西域文化也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内地。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7249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4-11-25
2009-09-07 06:45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17 楼

(3)棉织衣料

此厂旧域古代居民重要的服饰质料之一。1959年民丰县北大沙漠中发掘的东汉墓内出土了大批的棉织品,男主人穿着的白布裤和女主人遗留的手帕都是用棉纤维织造而就。从而说明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新疆古代居民已用棉织品作为衣着质料了。类似的材料还很多,容从中再索检数例引述如次:

1964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3号晋墓出土了一件布俑,身上的布裤,是用棉布缝制的。

考古人员在阿斯塔那高昌时期的墓葬里还发现了和平元年(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年)借贷棉(叠布)和棉的契约,在该件契约里曾提到一次代理贷叠布达60匹之多迫。1959年于田县屋于来克遗址的北朝墓葬出土了一件长21.5厘米,宽14.5厘米的"褡连布",在另一座北朝墓中出土了一块长厘米、宽7厘米的蓝白印花棉布。

1959年在巴楚县脱库孜沙来遗址的晚唐地层中,发现了棉布及花纹美观的蓝白织花棉织品。该物残长26厘米、宽12厘米,质地粗重,在蓝色质地上,以本色棉线为纬,织出长纹。

乌鲁木齐元代一号墓主人穿着的棉布不少。除外衣为锦绢外,袄子衬里、衬袍、裤子等均用棉布制作。

由此观之,至迟在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棉织品就已经进入新疆各兄弟民族的日常生活。至唐开元天宝年间,塔里木南北佛寺中奴婢佣工都已身穿棉布衣服。《唐天宝六载 (747年)四月交河郡佛寺给家人春衣历》告诉我们当地佛寺按时给奴婢发春衣时,都是花钱购买棉布发给。《于阗某寺支出簿》记载道:"十一月二十七日,出钱伍佰贰拾文,买土鲽布一,长文,给付厨子家钦壮清充祷用。正月二十二日出钱壹佰文,付桑宜洛,充买祷布鲽花价。"

可见,家钦是厨工,桑宜洛也是寺院雇工,这一类人都买棉布缝衣,说明当时着棉布质料衣服的人相当普遍。

据《慧超往五天竺国传笺释》记载,慧超在贞观十五年十一月从疏勒到达龟兹前,也就是唐玄宗封裴安定为疏勒王的前一年,慧超在疏勒。他说:"又从葱岭步入一月,至疏勒,外国自呼名伽师只离国。此亦汉军马守捉。有寺有僧,行小乘法,吃肉及葱韭等。土人着叠布衣也"。这里所说的"土人"是什么民族尚不清楚。但是,我们通过排列残卷其他地方的记载发现"土人是胡",即指安、曹、史、石、米、康等国人。若然,说明当时的居民均穿着棉布衣服。

棉布与麻布相比,手感柔软,色泽较白,穿着暖和,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主要衣着材料之一。由于棉作物在西域,尤其在高昌普遍种植,产量大增。所以它不仅为西域上层统治者穿着,也是百姓庶民通用的衣着质料。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7249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4-11-25
2009-09-07 06:45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18 楼

(4)麻布质地

麻织物也是古代西域居民的重要衣着材料,我国内地栽麻织布历史十分悠久。西域地区出土的麻类织物资料也极为丰富。前引距今约8800年孔雀河古墓沟地区出土的草编织物中,使用了大麻纤维。同时,也使用着罗布麻(亦称野麻)的墓、杆以编织日用器物。由此可知新疆地区使用麻类纤维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喀拉和卓晋、唐时期古墓葬中没有一地不见麻类织物:衣服、被褥、麻袜、谷物袋、麻绳等。

出土文书有这样的记载:

紫地锦四张,白叠三匹,绢经四匹,绢姬(机)一具,绵经纬二斤,布缕八斤,绵十两,叠缕口两。

上列之物与纺织有关,其中叠并指棉。缕,《说文》云:"线也。"凡细长之物皆可称缕。这里的缕当指加捻的线和纱,可用以织布。叠缕指棉纱(线),布缕则指麻纱(线),是织棉布、麻布的原料。

古代西域以麻为衣着的材料不乏所见。在吐鲁番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中,考古人员曾发现包裹女尸的麻布以及一双"绎地丝鞋",该鞋底用麻绳编结,其帮以细麻绳作经,鞋里衬一层粗麻编织物,保存极好。此外,在属于十六国时期的305号墓发现麻布鞋一只,蓝色麻布剪成帮、底,用麻绳缝合而成。共出的还有麻布外套、麻布裤各一件。1963-1965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阿斯塔那及哈拉和卓的发掘中又获得麻布被单一件。必须明确指出,有相当一部分麻布或麻织物产自西域本地。《新唐书·西域传》云:(龟兹)"土宜麻、麦、稻、蒲陶、出黄金"。龟兹尚且植麻,西域其他地区定会引进,这种推论可以成立。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有相当一部分麻布来自内地,这一事实透过考古材料便灼然可见。

吐鲁番阿斯塔那第192号古墓出土的唐代麻布上清晰地写着:"河南府长水县归仁乡刘元楷"。191号墓出土的唐代麻布上也写着"湖州安占县清镜里施恩景布"。唐代盛行"租庸调"法,这是唐政府在劳动人民头上的一种赋税制度。从吐鲁番出土的唐代麻布上面的题签看来,显然系河南、湖州农民上交的调布。这些来自内地的麻布一方面展示了当时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残酷性,同时也表明其时西域与祖国内地密切相连的关系。
顶端
九加五 [离]




论坛等级:版主
本站身份:VIP会员
发表主题:610
论坛精华:1
发表回帖:4398
可用积分:97249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24-11-25
2009-09-07 06:46 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19 楼

(二)风格独具的饮食文化

1.胡食东传

胡食主要指西域诸国及昭武九姓之民或者操东伊朗语部.族之主食。关于胡食的种类,史籍载述极不完整。现转录P2641《丁未年六月归义军都头知宴设使宋国请牒》有关供应于阗使者食料的记载予以说明:"十九日,寿昌迎于阗使,细供陆拾分,壹胡并,又胡并壹伯枚,油胡并子肆伯枚,每面贰斗,入油壹升。廿日,太子迎于阗使,油胡并子壹伯枚,每面贰斗,入油壹升。廿一日,马圈I=1迎于阗使,用细供叁拾分,壹胡并,又胡并贰拾枚,灌肠面叁升。城下迎于阗使,细供贰拾分,壹胡并,灌肠面叁升。于阗使迎于阗使,细供拾分,壹胡并,中次料拾分。廿二日,太子屈于阗使,细供拾伍分,壹胡并。廿三日,大厅设于阗使,用细供贰拾捌分,内叁分贰胡并。廿四日,又太子龙兴寺屈于阗使,细供拾伍分,壹胡并,又胡并捌拾伍枚。于阗使口料口下,面肆斗。"经学者研究认为,这里的丁未年应是后汉天福十二年(即公元947年)的文书。李志常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记道:"......西南复行三日,至一城。王亦回纥,年已耄矣。备迎送礼,供以汤饼"。P2744《归义军宴设司面、油破历》文书保存着如下资料:"廿四日,衙内看汉僧及于阗细供六分。有绻饼小食子两枚,鲶欣子两枚,用面一斗五升,油九合二勺。西衙看四道使客,用细供五十八分,绒饼四枚,灌肠面六升,用面一石一斗七升八合。"若将上引材料与《俗务要名林》加以对照,可以发现胡食的主要品种有:胡饼、油胡饼、馄饨、灌肠等。现择其要者略事考证,以揭示胡食传播的梗概。

胡并,当为胡饼,是敦煌文书中大量出现的食物名称之一。对此前人考论颇多,结论多认为类似现在的芝麻烧饼,其依据主要是白居易的《寄胡麻饼子与杨万州》一诗中"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胡三省注曰:"胡饼今之蒸饼。"高似孙曰:"胡饼言以麻著之也。"崔鸿《前赵录》石虎讳胡,改胡饼为麻饼。《湘素杂记》曰:"有鬻胡饼者不晓名之所谓,易其名日炉饼;以为胡人所唱,故日胡饼也。"以上解释有待进一步考知。其实,"胡饼"、"炉饼"当指"馕"。现代维吾尔语和波斯语均表示为"nain"。馕在其烤制中,要在表面撒些"斯亚旦"酷似黑芝麻。不仅味道好,而且不会变质。长期生活在中原地区的自居易把"斯亚旦"误认为"胡麻",是由于他对馕的制作缺乏感性认识而致。而油胡饼则类似于今天的油馕。l959年、1967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吐镪·番唐代墓葬中发现了"面饼"、"麦面饼"...,它们应是西域早期的"馕"。胡饼(即馕)这类食物古时即已传入中原内地。安史之NLH,-1,玄宗西幸,仓皇途路,至咸阳集贤宫,无可裹服,以胡饼充饥。对此,《资治通鉴》玄宗纪云:"日向中。上犹未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
顶端
« 1 2» Pages: ( 1/2 total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 | 本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网站联系电话:1309138825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完美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拍卖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纵横送拍
钱币纵横【www.coin007.com】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冀ICP备08001546号-1